“诸葛兄!今日之文会遵从大将军之命,只有未及冠的大汉学子出席,眼下只等诸葛兄这位代表大将军的主裁之人了!”看到诸葛亮一身素衣到场,杨修第一个主动开口迎接,并右手虚引,指向空缺的主位。
诸葛亮见状,只是略微谦虚一番后,便在主办者之一的杨修指引下,走上了主位。只是诸葛亮并未立即入座,而是先向着整层楼到场的求学学子一礼,然后开口道:“今日文会非同一般,聚集了大汉天下半数尚未及冠的智士于此,以后在座各位恐怕大多都将会是治理一地之长,本该先生亲自坐镇以裁诸位之大作。只是先生既然说了不得涉及朝廷之臣,以免今日与会的学子不能畅所欲言,先生自然也是要遵守的。因此,亮虽年幼,本来作为今日文会之主裁多有不适,但也不得不代表先生前来!”
说到此处, 诸葛亮稍稍停了停,便听见众人开始议论起来:“这...大将军真乃天下楷模,言出必践,就连自己同样会遵守,实乃吾等学习之榜样!”“确实,大将军之所为吾还是很佩服的,只是派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少年作为代表来做主裁,是不是有些...儿戏了?”
“嗯,吾也认同兄台这话,若是大将军那位大弟子,大汉龙骑并州军中的参军,护军中郎将徐庶徐元直大人代表大将军来做主裁,吾倒是信服!”
“呃...兄台这话有误,徐将军虽然代表大将军吾等皆是信服,可徐将军现在也是有官身的啊?”
...听着这些各种各样的议论之声,诸葛亮倒是倒依旧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只等议论声渐小之后,才继续道:“诸位所担心之事,亮自然明白,今日来之前先生也是再三叮嘱,让亮一定公平公正的评判。若是出现无法评断之事,亮会第一时间让人呈递给先生,让先生评判,如此,诸位以为如何?”
听到诸葛亮如此说,在场众人赶忙表态认可,然后便纷纷坐回自己的座位,等着作为主裁的诸葛亮出题。而在同福酒楼少有人登上的四楼楼梯边上,颜家家主颜敫,荆襄三隐庞德公、黄承彦、司马徽,公告府长史祢衡,绣衣督察府督监陈登以及,被何彧秘密调回,从大汉龙骑并州军参军升迁统帅府参军丞,昨夜才抵达任城的徐庶徐元直等一众十几人,正一个个饶有兴趣的站在此处,听着楼下传来的声音。
“咳~咳~,元直!你看你这小师弟如何?”脸色有些苍白的戏忠,猛咳了几声,这才带着点揶揄的表情看向徐庶问道。
而徐庶经过这些年军旅生涯的打磨,已经早不是那个一腔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