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并不是最艰难的,最辛苦的,真正的困难在于瀚海,那里行军才是真正的折磨,是濒临死亡的一次长途行军!
回家了。
“皇上万岁,大明万岁!”
全军雷动,山呼“皇上万岁,大明万岁”。
这一年的上元节,满金陵燃放的烟花多不胜数,从上元节黄昏开始,一直到正月十六的黎明到来,整整一个夜晚,烟花就没有停过。
鞭炮声连绵不绝,焰火点缀夜空。
燕王府。
这是从皇宫刚回来,喝多了,却没醉。
朱高炽看去,夜空中绽放的焰火如此绚丽,如此美丽,只不过,刹那之后,便消失不见。
朱高炽叹了口气,点头道:“二弟他收养武士,意图谋反,这是事实。安全局迟迟没有给二弟定罪,想来是皇上没有发话,而是在等待父王回来再做处置。”
无主之地,四叔去不去
朱棣为了这个儿子也算是操碎了心,几次都是出面请罪,老脸都要丢尽了。但又不能不管,毕竟是自家儿子,傻儿子也不能丢了不是。
武英殿。
朱允炆看着将了自己一军的朱棣,现在他是消灭鞑靼的功臣,声望很高,军功很大,这个时候不管是出于什么缘由都不可能杀他。
大将为国征战立下赫赫战功,回来就被皇帝弄死了,这武将军士谁不寒心?这种举动对整个军队的伤害太大。
朱允炆从桌案上抽出一份文书,起身走向朱棣,扶起之后,递过文书:“四叔,朕与高阳郡王也算是兄弟,自不愿意看到他出事。只不过——他所作所为令朕很是为难。”
从安全局的调查来看,朱高炽不仅早期与阴兵有着紧密关系,在朱桂、朱允熥的造反逼宫过程中,更是担任起了外围“首领”,甚至支持杀掉朱允炆,拥护“古今”登基,而后借助“征北大军”,也就是自己的手,“为建文复仇,平定叛乱”继而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