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脱离了主力,很可能无法再次返回。他们宁愿冒险下海,寻找机会,也不愿意穿越原始森林。
胡濙肃然:“皇上可还记得郭文星,他是国子监的监生,出身于钦天监,随武义大船队远航。此人是地圆说的极力支持者,若此人还活着,那他很可能会冒险,安排不止一次跨越太平洋朝着大明而来的远航!”
征北大军班师,帝王行礼
一条是阿拉斯加暖流转千岛寒流,自东北向西南进入定远行省,一条是赤道暖流转太平洋暖流,自美洲西海岸至南洋,从南洋折向东北进入定远行省。
朱允炆不清楚武义船队到底经历过什么,是不是因为折损大,无力再次穿过原始森林自西海岸返航,还是因为地圆说,选择了另一条道路。
胡濙看着神色严肃的朱允炆,道:“皇上,张琅、赵庙子等人认为,倘若武义船队当真在践行地圆说,那他们很可能不止一次派过船只,陈八远出现在定远行省也可能不是个例。国子监推崇冗余,郑和大船队分开航行便是如此考虑。”
用后世的话来说是备份,双保险。
胡濙指向南洋、琉球、定远行省、库页岛等一线:“若当真不止一次航行,在这些地方应该可以找到更多的证据。”
胡濙继续说:“眼下定远行省战事已接近尾声,用不了一个月,主力便会返回,全力准备再次出航之事。臣以为,可以宽留他们一个月,分遣水师沿海岸搜寻,并命东南、南部、南洋水师搜寻。”
“航线?”
濙惊讶地看向朱允炆,随后重重点头。
朱允炆带文武百官亲至,迎接凯旋的征北大军,朱棣、徐辉祖、平安、袁岳、刘启夏等人走在横跨长江的浮桥之上,抵达了码头。
朱允炆走上前,将朱棣搀扶起来,深深打量着朱棣,发现他的鬓角已有了些白发,不由感叹:“燕王叔征战连连,开边疆和平之基,为大明立不朽功业,太祖在天有灵定会欣慰。辛苦了,四叔!”
四叔?
以前的四叔,依旧舍不了君臣的痕迹。
朱允炆深深看着朱棣,拍了拍朱棣的胳膊,然后看向徐辉祖、铁铉、平安、袁岳等人,点头示意:“多少豪言壮语都已无法形容你们立下的功业,那就让朕——代大明七千万子民,代大明皇家宗室!”
大军见状,哗啦啦单膝下跪一片。
朱允炆起身,沉声道:“你们的军功与伟大,终究会留在史册之中!为了大明,为了万世之天平,你们用血肉之躯,开辟出了一条康庄大道,可以让大明百姓再不用担忧外敌入侵,边疆再无连日烽火!你们是当之无愧的好男儿!”
想想这一路征战,与鞑靼的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