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的神情说道:“我觉得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个角度。
从社区管理方的KPI考核入手。
了解他们在提升居民满意度、社区形象等方面的具体目标。
然后针对性地制定服务方案。
强调我们的服务如何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这些目标。
也许这样能让他们在价格和增值服务的要求上有所松动。
但这需要我们尽快收集相关信息,时间紧迫啊。
我们得想办法通过各种渠道去获取这些信息。
可能要联系我们在社区的人脉资源。
或者尝试直接与社区管理方沟通获取。
但直接沟通的话,又担心引起他们的警惕,适得其反。”
团队成员们你一言我一语,各种观点相互碰撞。
会议室里气氛热烈又紧张。
有人支持从成本利润角度说服对方。
详细阐述通过优化内部管理流程降低成本。
但同时强调这也有一定限度。
无法满足对方过度降价的要求。
有人认为要深入挖掘社区管理方的潜在需求。
比如社区可能有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的期望。
我们可以在智能化服务方面进一步突出优势。
还有人提出可以寻求行业协会或政府部门的协调。
借助第三方的力量来平衡双方的利益诉求。
但每个方案都有其难点和不确定性,一时间难以达成共识。
赵长天认真倾听着每一个人的发言。
他在脑海中快速权衡着各种方案的利弊。
他时而微微点头,时而陷入沉思。
手中的笔在本子上不停地记录着关键要点。
待大家发言稍歇,他缓缓说道:“大家的想法都有价值。
但我们时间有限,必须做出选择。
我认为,价格方面,我们以成本利润分析为依据。
确定一个10% - 15%的降幅区间。
同时准备详细的数据和案例。
向对方展示这个降幅既能保证我们维持服务质量。
又能为他们带来性价比最高的服务。
我们要把每一项服务成本的构成。
从人力成本、设备采购与维护费用,到技术研发投入等。
都清晰地罗列出来。
让对方看到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