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神授,我一句你母没了。
你再说天道无常,我反问你母还没回来?
讲道理是讲不通的,只能用骗!
自古就有愚民治国的说法,论语当中便有这样一句话:“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古往今来,这句话有无数种断法,无数种解法。
有人喜欢奉一种解释为圭臬,批判其他解释都是歪理邪说。
却不知,圣人之言之所以为圣人之言,便是因为其拥有自适性,根据时代背景的不同,一句话能够得出不同的解释,且都合理,才是圣人之言的玄妙之处。
也正应了那句话‘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一句话,若是仅有一种解释,哪来的那么多温故知新?
只能说,圣人早已将最为精妙玄奥的道理融于字里行间,却仍有酸腐文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就以如今的情况来看。
百姓愚昧,讲道理,不如去骗。
若按照他们的想法去梳理脉络,大致逻辑便是:昏君无道→宁王造反→造反失败但昏君还是无道。
一切的前提,都是昏君无道。
可若是皇上放过素有贤德之名的宁王妃,再稍加引导舆论,昏君无道这个前提条件,便不复存在了。
无道昏君,可会因谋逆之人的妻子贤良淑德,便免其连坐之罪?
说不定在舆论的引导下,皇上的名声还能一举扭转,被说成是仁德明主。
甚至,就连以往那些荒诞不羁的举动,也会被过度解读,认为其中定有深意,或是迫不得已。
对穿肠想了又想,觉得青年提供的脱罪办法,理论上是没有问题的,即便有,也无伤大雅。
问题就在于,这脱罪计划太理想化了。
算了所有外在条件,唯独没有算入人心。
世子会为了活命而抹黑他的父亲吗?
王妃又会抹黑他的丈夫吗?
哪怕他们所需要做的,并非是抹黑,仅是将事实说出,可总归是与丈夫、父亲站在了对立面。
在这个三纲五常的时代,同样是为世人所不容。
不过对穿肠倒也没有在这方面过多耗费心力。
他固然是聪明人,可以走一步看三步,甚至可以看得更远,五步、十步,乃至一百步。
但是他还是习惯于走一步看三步。
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