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推行新政的大好时机。"刘旦的语气中充满了自信。
他从龙案上抽出一份早已拟好的圣旨,缓缓展开,如同打开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彻带着几分好奇与疑虑,凑上前去,定睛一看,圣旨顶端赫然写着几个气势恢宏的大字:"大汉开元元年,兴科举!!"
这六个字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千年来的门阀世袭黑暗,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经过十余年的精心栽培与默默耕耘,大汉各地皇家学院的学子们已经成长为堪当大任的人才储备。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才是新皇登基后真正具有开创性的第一项重大政策改革!
直到今年初,陛下才正式将太上皇时期的年号"太初"更改为"开元",寓意开创崭新纪元。
如今这项兴科举的决策,确实名副其实地体现了"开元"的精神内涵,令人耳目一新。
在民间百姓心中,科举制度的创立无异于一场开天辟地的伟大革命!
从此以后,做官不再拘泥于门第出身,而是唯才是举,平民子弟也能通过自身才学登上仕途,改变命运。
这如何不是一个崭新时代的开端?
官场对此震动非常,先前一大批同僚被发配边疆,空出大量职位,本是各派系争夺的大好机会。
孰料半路杀出一群程咬金——那些从皇家学院走出来的新贵们,让传统官僚阶层措手不及。
为了与这些新晋之士竞争有限的官位,朝中大臣们哪还有闲心传播什么流言蜚语?
人人都在奔走活动,拉关系走门路,忙得不亦乐乎。
官场忙碌,民间更是沸腾!
历朝历代以来,这是第一次学子们大规模进京赶考,也是平民百姓第一次有机会通过正当途径踏入仕途大门。
这样的历史性盛事,怎能不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在父母亲友的殷切期盼中,在乡邻们的艳羡目光下,大汉各州的莘莘学子们陆续启程赶往长安,追逐那个改变命运的梦想。
数千名学子同时赴京赶考,这场景简直壮观无比,宛如千年一遇的奇观!
朝廷对此次科举考试做了万全准备,沿途各州驿站早已备好充足的食宿供应,运河水道上也有官船免费护送考生。
喜欢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剧透大汉未来,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