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让传达的旨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次大规模的官员清洗,这种声势浩大的酷吏作风,实际上是太上皇一手策划的!
"操!"上官桀在内心无数次地痛骂自己的愚蠢,肠子都悔青了。
做了墙头草,结果两头不讨好,进退维谷,陷入死局。
得罪了陛下,被迫做个孤臣,勉强还能接受,至少能保住性命。
但得罪了太上皇,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那位老狐狸下手狠辣无情,直接让他承接张汤的衣钵,成为一个注定不得善终的酷吏!
这简直比要他的命还要难受,是要让他遗臭万年啊!
外人不知内情,但亲自执掌大案的上官桀却清楚得很,这场看似由陛下发起的官场清洗,其实从头到尾都是太上皇在幕后主导。
想到这一点,上官桀又忍不住在心中怒骂连连,天理何在?
一个已经退位的太上皇,竟然堂而皇之地进驻宣室殿,成为陛下的辅政大臣,这简直是前所未有的荒谬局面!
还让不让其他大臣活命了?
事实上,此次官场大清洗确实让许多官员无路可逃,在权力的绞杀中颓然倒下。
外界从来都低估了太上皇的狠辣决断和无情铁腕,这是一位永远将大汉江山社稷置于首位的真正帝王。
为了使大汉无外敌,他能主动充当诱饵,身陷险境而不改其志!
为了防止自己年老昏聩,误国害民,他能毅然决然地传位禅让!
甚至为了确保皇位传承不受阻碍,无论是后宫妃嫔,还是朝廷重臣,抑或刘氏宗亲,他都能毫不犹豫地除之而后快!
更何况是那些心怀不轨、留恋权位的臣子,又算得了什么?
如今才看清这一切的上官桀只能苦笑自嘲,悔之晚矣。
太上皇向来不喜欢亲自动手杀人,所以当年才有了酷吏张汤作为他清洗政敌的工具。
而如今到了新皇的时代,这位年轻帝王似乎也继承了父亲的这一"优良传统",不愿弄脏自己的手。
所以,现在才有了上官桀这个新时代的酷吏,多么具有讽刺意味啊!
"呵!福祸无门,唯人自召,一切都是咎由自取啊!"上官桀只能在心中如此安慰自己,接受这无可更改的命运。
宣室殿内,刚刚结束的小朝会让上官桀精神恍惚,步履蹒跚地离开了这个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力中心。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