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露面外,几乎未曾公开干预任何政务,这种克制显然表明他无意再染指朝政。
而陛下也没有表现出让权于父亲的意思,自登基以来大刀阔斧,毫不犹豫地推行自己的治国方略。
古往今来,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千古不变的政治铁律,无论何时何地都适用。
当今情况尤为特殊,父子同朝,太上皇健在而陛下掌权,这种微妙的权力分布下,臣子们必须谨慎行事,避免被卷入任何可能的权力争斗中。
在这种敏感时期,桑弘羊居然建议他们去亲近太上皇?这岂不是在鼓动他们冒天下之大不韪,自寻死路?
若被有心人传到陛下耳中,恐怕不仅仅是政治生命的终结,甚至可能因此获罪入狱,身首异处!
上官桀的表情尤为夸张,眉毛几乎拧成一团,脸上的不满甚至懒得掩饰,那表情几乎就是明明白白地写着:大人,您这是大逆不道,忘恩负义啊!
作为陛下少年时期的玩伴,上官桀与皇帝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据传当年两人甚至有过"裸奔"的亲密交情,这种深厚友谊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
如今整个长安城内外,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上官桀与当今天子关系匪浅,备受信任。
当然,这种传闻之所以如此广泛,与上官桀本人的刻意宣传也不无关系,他那些添油加醋的曲艺杂谈在坊间广为流传,使他在皇帝亲信的位置上愈发稳固。
如今听到辅政首脑桑弘羊这近乎煽动的言论,他内心的不满顿时如火山般爆发。
上官桀此刻自视为陛下最坚定的支持者,是那种真正忠心耿耿,死心塌地效忠于当今天子的忠臣典范。
虽然他的初始提拔确实得益于太上皇的赏识,但眼下和将来,他的政治前途都将系于当今皇帝的恩宠之上。
一朝天子一朝臣,既然君主已经更迭,做臣子的自然也要适时"转向",调整自己的政治立场。
咳咳,这里说的"转向",当然是指思想态度的调整,而非人身的变换。
官位是不会自动变更的,但效忠的对象却可以灵活调整,昨日忠于太上皇,今日效忠新天子,这种政治韧性正是长久生存于官场的不二法门。
谁是当今的皇帝,谁能决定自己的升迁去留,自然就应该效忠于谁,这完全符合官场生存的基本法则,毫无悖德之处!
上官桀脸上毫不掩饰的鄙夷表情,以及其他辅政大臣微妙的神情变化,全都落入桑弘羊那双历经沧桑却依然明亮如鹰的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