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上朝。"刘彻随意地挥了挥手,一派闲适自在的模样,显然在这里他才是真正的主宰。
在老皇帝在场的地方,刘旦这个新天子根本没有丝毫摆谱的资格和空间。
"谢太上皇隆恩!"众人齐声应和,这才敢重新入座。
随着诸王就位,宫中侍女们立刻捧着各色珍馐美味鱼贯而入,摆满了金碧辉煌的宴席长桌。
然而奇怪的是,没有一位诸侯王敢于先行动筷,他们一个个目光灼灼地望向上首的帝王父子,眼神中满是紧张与期待。
这一幕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晏饮之事可以稍后再谈,请二位至尊先说明今日召集我等的真实用意,否则我们心神不宁,哪有心思品尝佳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旦转头看向父亲,只见刘彻微微颔首,目光中透出一丝不耐烦,显然是在催促:别磨蹭了,直接说明来意吧,和这群诸侯王共饮实在乏味至极!
既然大佬发话,刘旦自然唯命是从,不敢有丝毫怠慢。
他转身面向满座诸侯王,脸上绽放出一抹温和亲切的笑容:"各位叔伯兄弟,朕今日请诸位前来,确实有一件要事与大家商讨。"
他的话音刚落,殿内众王便迫不及待地抢着回应:"陛下但说无妨,有何差遣,五叔我定当竭力效劳!"
"三哥尽管开口吩咐,我等无不从命!"
"正是此理,四爷爷我...呃,臣绝无二话,定当遵旨!"
殿内此起彼伏的应和声杂乱无章,辈分尊卑混杂,令人啼笑皆非。
刘旦听得嘴角直抽搐,这一切都是由于皇室宗亲辈分错乱所导致的滑稽景象。
当今大汉的诸侯王体系,经过文帝、景帝以及武帝刘彻三代君王的不断削弱打压,加上历次变故导致的废黜更迭,目前幸存的诸侯王国还有二十余个。
高祖刘邦的亲弟一脉,如今只剩下一个楚国苟延残喘。
高祖的三个儿子,则分别延续了城阳国、甾川国和济北国三支血脉。
文帝的两个儿子,传承下来的是梁国与清河国两大封国。
景帝一系分封的诸侯王数量最为庞大,足足有十余个之多!
之所以如此,原因简单明了——汉景帝子嗣实在太过繁盛!
到了刘彻这一代,又新增了赵国、广陵国、昌邑国、胶东国四个封国。
其实汉高祖刘邦的子嗣同样众多,最初分封的王爵也不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