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是邓启先小时候的梦想。父母早逝,靠哥哥早早辍学,出去打工赚钱供他读书。生活条件差,经常饿着肚子,那时,他就幻想,有朝一日要开一家饭馆,每天都可以吃到新鲜滚热辣的饭菜。民以食为天,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农民,对饮食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现在做酒店,正当其时。
公司表决通过。邓启先约李老板到办公室商量合作事宜。合作条件没有异议,只需打印合作协议,签字就行了。目前主要是如何落实,确定装修风格。邓启先比较喜欢中国风,李老板却是钟情欧式风格,门口一定要做罗马柱。各包间还要取外国城市名称,搞得不伦不类的。
邓启先想不通,中国人开的酒家,面对的食客也是中国人,干嘛要搞那么洋气?装修费用还高很多!
“我觉得,装修可以走中国风,简单有品味就好。”邓启先说。
“现在时代变了,什么都往高大上去比。不搞点洋气的,显示不出它的高贵,吸引不了有身份有地位的社会名流来吃饭。”李老板交心底说出他的经营理念。
邓启先已经明白李老板的意思,以前在贸易单位做,接待贵客都是到玉城市当时最高档的酒店,喝的酒也是名酒。李老板的心太大了,超出了邓启先的预期。
“我们的定位是不是高了点?我原本的意思是承接大小喜庆的宴席,做大众化的酒家……现在……”邓启先两手一摊,有点为难,说:“我们竟然要做玉城市的标杆,太夸张了吧!”说完,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李老板笑眯眯地看着邓启先,像一个长辈看晚辈那样。的确,邓启先还很年轻,有时有失稳重。如果不是他在玉城市的房地产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天他们俩也不可能坐在一起谈生意。这个世界都是势利的,实力决定地位,同一层次的人,可以做朋友,若合伙做生意,就不仅是实力相若,还是彼此需要了。
和一个儿辈的年轻人合伙做生意,李福生老板也是犹豫过的,毕竟年龄差距大,可能经营观念上有分歧,难以协调。好在邓启先对他足够尊重,答应让他负责经营管理。邓启先能提供的场地,位置地段也足够优越,对他是致命的吸引。在酒店旅业浸淫了几十年,不敢说有多大的成就,眼光还是有的。邓启先的项目在玉城市新兴的城南片区,这里方兴未艾,城市规划前瞻性强,各种配套设施齐全,人口也在逐渐增加中,做酒店是理想之选。
李福生担忧理念不同是正确的。在装修风格上就与邓启先意见相左。好笑的是,邓启先趋于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