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大开发乘着政策的东风,很快就初现雏形。市政道路已经上马,纵横一铺设,立刻就有了新气象。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青芸拍下市一中旁边的土地并不急着开发。这就为难邓启先了,因为三巢公司拍得的区域位于青芸的后面,还是一片山地,没有通路,必须政府做通路,或者两家房产公司合力先做一条低标准的道路,才具备开发条件。
三巢公司是小公司,要不断推出新盘,才能保证资金链不会断裂,幸好土拍时没有全压上,尚有转圜余地,只能过一段时间再说。
青芸延迟开发也有她的考虑,土拍价格太高,如果按当下的房价,做步梯房是有风险的。但开发高楼层的电梯房,玉城市的人民消费观念和经济能力又跟不上。只能缓一缓,过几年再说。
房地产开发,最怕就是资金链断裂。一块地放在那里就是一潭死水,推不出去就回收不了资金。银行的利息就是一大笔开销!邓启先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又不能声张,让人家知道三巢公司资金紧张。做房产这几年,逐渐明白一个道理,就是打肿脸充胖子的事也要做,熬过一段时间就好。所以,邓启先有时和人家开玩笑就说,房地产是潮汐产业,一起一伏的,说好听就是刺激,说不好听就是随时有爬不起来的风险。好在预期是正向的,大家也不怕。苦守一段时间就过去了。但作为一个公司的掌舵人,却不能随波逐流,任由这艘大船起起伏伏,那样太危险了。必须有压舱石。他开始寻觅投资的新项目。
大家没有看错,邓启先在寻找新的项目。在资金困难的时候,有点反常理,不过,这就是生意。2000年后,房地产的高速发展,带动了许多行业,家具、建材、建筑……无不欣欣向荣。口袋里有钱,预期又明朗,当然花钱就大方。邓启先决定还是在衣食住行这方面下功夫。住,已经在搞,但鸡蛋不能全放在同一个篮子,一定要想办法再找一个天塌下来都有钱赚的行业。行就是汽车,那是大投资,高科技,搞不了。衣服,不懂,做制衣厂应该在珠三角,那里才容易找工人。只能是食了,自己能看得懂,又不怕收不了钱。
当邓启先满怀信心地约温柏励和王家发两位合伙人来商议投资事宜的时候。王家发当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说:“现在新区那边拍的那块地还在长草,资金本来就吃紧,又开辟新战场,我不同意。”
大家一下子陷入了沉默。只剩李娜泡茶时,向壶里冲水的哗哗声。大家都不说话,事情就不好办。邓启先忽然笑着问:“李娜,在城里工作几年,回农村生活还能习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