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佑试着将神识探入残片,却发觉其内里竟另有乾坤,细细感悟之下,才明白这竟是一篇功法,名作《玄虚蚀月琉璃经》。
“大道分判,阴阳为纲,太阴者,至柔而藏至寒之机,至晦而孕至明之魄……琼轮暗度,万景烹霜,化虚纳境,引月魄入神,淬性灵为净琉璃……蚀寰宇之万象而溯源返本,摄大千之气机以真炁归藏……虚静澄澈,鉴寰宇森罗而不染微尘,晦明轮转,周流太虚之境自生混元光……”
王瑾佑粗略辨别了一段,只觉其中精义与自家铜鼎所授的《九霄养气诀》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都是以炼化月华菁英为根基,只是论起玄奥还是要逊色一筹。
“如此一来,若是再有旁人问起我家的功法根底,正好以此当做托辞。”
王瑾佑收了残片,暗暗思忖着。
青禾镇丁口三万,已渐拥挤,阡陌纵横至此已是田无遗土,岭原地瘠民贫,更不足论。
纵观青山县境,除青禾外,其余各处拥凡民八万有余,此八万之众,散居县内各乡土河泽。
“王家虽据青山一县,然族地偏拘青禾一隅,长久盘桓于此,正如潜龙困于浅滩,久则气机必然凝滞难伸。”
而他如今已是筑基修为,早已炼化族中那座雪月风花法阵,此番临江渡一行,更确定此地却有一条品阶不低的灵脉。
若能趁着设立青山坊之契机,将王家嫡脉连同举族菁华,悉数迁往此间,依托此地山水交汇、灵机渐滋的便利,对家族日后的兴盛,实有泼天之益。
此念一生,如同遗种生根,繁复脉络亟待梳理。
青禾三万自然难以全迁,亦无需全迁,当从全县十一万众中,遴选精壮匠户、善农巧手者,优中选其携家口移驻临江渡周边,开辟灵田粮庄,供输新基。
余众散处各乡如故,然需更定里甲户籍,明赋役,稳农桑,并遍开灵苗遴选之网,使凡民根基稳若磐石,方可助仙道腾起。
青山坊即为其招引、管束之地,坊内必立铁规,禁私斗,定公平,违者严惩,王家需遣本族精锐与可靠外姓,组护法卫持符巡行。
立规矩,征常税,亦可略开方便,许散修凭交易或功绩换王家些许粗浅丹诀灵物,使其知遵法亦可增益道行,此即为用利为绳、法度为鞭,化无序之流为有序之力。
然家族迁徙、规模扩张,犹如滚雪之势,内治方为长远兴盛之基石,王瑾佑深知,一家之兴衰,非仅系于法阵灵脉或坊市繁荣,实系于治下人心凝聚、法度森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