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殿,众人欢聚一堂,推杯换盏。
另一半是满天的风雪,行人寥寥,地面也因为温度下降而变得干硬。
发硬的不仅仅是土地,土地之上不知什么蜷缩一团。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那是已经不知道死了多久了尸体。
在这严寒之中死去的,又哪里只是杜甫的儿子。
第128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天幕上的老人回忆起了自己的前半生。
他想起了祖父对他的谆谆教诲, 想起了他少年之时骑马踏花的恣意。
而如今那恣意的少年气在来长安目睹的一幕又一幕后烟消云散。
【在杜甫写这首诗的前一年,关中地区发生洪涝灾害,长安下了整整三个月的雨, 本就缺粮食的长安几乎颗粒无收。】
【面对天灾,人的力量往往是极为渺小的。杜甫亲眼目睹每一个农民在自己悉心照料的庄稼前捶胸顿足。】
【也是杜甫,亲耳听闻宰相杨国忠闭塞上听, 禁止任何一个官员向皇帝李隆基汇报这场雨给百姓带来的损失。】
【他写下三首《秋雨叹》, 但这诗没有传开, 更不会传进李隆基的耳朵。杜甫生出些许无奈之感。】
【而此时看到路边冻死的尸体, 杜甫又回想了那时的无奈。他像个空有宏图之志而报国无门的将士,杜甫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为自己的志向, 但实现志向的机会何其渺茫。】
【他在长安蹉跎了十年, 理想和现实交织,他一次次怀疑自己,而这种怀疑在知道儿子的死讯后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