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此处的杜甫就在想,这人人向往的骊山究竟是什么模样?】
【他写“瑶池气郁律”,这是温泉蒸汽升腾。他写“彤庭所分帛”,这是李隆基随手散出去的赏赐。】
【大殿上丝竹音悦耳,踩着节拍跳舞的宫女如神妃仙子,她们穿着如烟雾一般轻的丝质绸缎。】
【于是杜甫写“中堂舞神仙,烟雾蒙玉质。”】
【殿上的客人穿着的貂裘也柔软万分。拿来招待客人的菜是“八珍”之一驼蹄羹,这是用骆驼肉炖就的汤,在最严寒的冬天,桌上的水果也是难得一见的江南霜橙。】
【于是杜甫又写,“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桔。”】
【可这赏赐是从百姓那里搜刮而来,朝廷鞭打百姓,搜集财物,然后挥手间,又把钱财散出去了。】
【这些珍贵的驼蹄羹和霜橙是根本吃不完的,于是这些珍馐就只能全都倒掉,发臭,腐烂。】
[朝廷里的权贵享受着奢靡的生活,怎么能知道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呢?]
[尽管这骊山画面是想象的,但是刻画的也非常棒。]
[他们过的日子是真的好啊。]
可总有人在过不好的日子。
有人享乐,就一定有人挨饿受冻。
风雪卷席而来,文武百官感觉到自己比刚刚更冷了。
身上穿着的官服几乎不能御寒,只能尽力将身子缩了又缩,搓手发热以御严寒。
天幕之景像是被分成了两半,一半是放着靡靡之音的豪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