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有选秀出身的,资本硬捧出来的,导演编剧摄影多的是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里钻出来的。一个剧组拉起来,不说工作人员之间认不认识,有些的甚至连大名都没听过。在草台班子的大势所趋之下,怕是只有央视才有这种全专业组。
余寻光听到这些话也不悲观,甚至安慰前辈,“总会越来越好的。”
娱乐圈在接受,在改变,等到大浪淘沙,金子一定能被看到的。
余寻光一直认为,最终选择的权利还是握在观众手里。别说冰箱会不会制冷,影像艺术需要的是鉴赏力,在信息大爆炸的前提条件下,阅片无数的观众还能不知道哪些剧和电影是真的好看,哪些作品的盛名假得可怕吗?
在良好的氛围之下,《少年之死》的拍摄一天比一天稳定。
《少年之死》除了讲阶级、反抗之外,也有年长者对年轻人的不信任与轻视。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左国明饰演的校长和兰玉修集中爆发的那一场戏。
兰玉修最开始用言语刺激苗连凯只是觉得他吵闹,也是出于不想再看到他高高在上的恶劣心理才“教训”他。他是在苗连凯归服于他之后才想到,原来有些路还能这么走。
在这种全国混乱的战争中,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有知识分子和工农阶级的矛盾,甚至有些文艺工作者都有自己的想法。大家的理想不一,理念不一,但是目标却是一致的。
如果,如果能把大家的力量团结起来。
兰玉修梦想见到更广阔的天地。
然而看出他想法的校长却觉得他天真。
“那么多的人,从来没有人做到过的事,你怎么敢想,怎么敢去做的。”
校长是慈祥的,他能接受收到战争波及的长青学院的学生,无可否认他是一个好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