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里,否则一会不注意,便没了。
兰娘是年三十这日早晨挽着包袱寻来的,无论出于厚道,还是看在她昔日与瑞王府渊源上,裴家人都未曾责罚兰娘,但也的确不会再让她当这个掌事娘子,她既主动请辞,再好不过了。
虞蘅开门时,对方已经坐在门口等了有一会儿。
钻了这些日子牛角尖,终于是愿意放下身段与清高,决定行商贾事。
第42章 兰娘来加盟小吵一架
虞蘅没想到,兰娘扬名这么些年,月银也不少,竟然一分都没攒下。
问她花在哪儿了,除却家里有个科举的弟弟,时常还要接济嫁给穷秀才的姊姊、体弱的幼妹,上养老下抚小,自己二十三了,还没开始攒嫁妆。
原先总想着不急,自己如此能干,嫁妆么,什么时候开始攒都来得及,甚至多的是愿意不要嫁妆登门求娶的男子。她嫌那些人市侩功利,想通过她结识权贵,都拒了。
这倒是不急,急的是一家老小书药钱与自己的嚼用。
离开裴府,想起虞蘅说的,便一路问行人,寻到了虞记。
虞蘅仍是先考校了一番兰娘的厨艺功底。
兰娘到底经验丰厚,于菜品创新上或许有所欠缺,耐不住基本功着实好,一来,便露了手雕刻瓜果的手艺,诸如“萝卜牡丹”、“冬瓜海棠”之类,栩栩如生,年夜饭时摆在案上,又可吃又可赏,叫虞蘅这个“庖厨长”都有些自惭形秽。
如今店里便有三个半庖厨,阿玲是那半个。趁着人齐,她将人重新分分工,各司所长。
兰娘经验足,负责重刀工与费时费力的大菜,阿柳上手快,便负责轻锅小炒。虞蘅自个则多动点脑,想菜单子、如何招徕更多客人,厨房反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