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来看,推动音律发展的动力主要是宗教,比如欧洲宗教祭祀时,需要配合宏大的音乐,需要吟唱、献舞。
皇室和宗教平分天下,平民效仿,也使得吟唱歌者这些职业,属于高端职业。
中国古代则很有意思,一开始和欧洲的路子一样,最早信奉万物有灵,鬼神祖先崇拜,祭天祭地,产生了许多宗教舞蹈、音乐。
到后来,有了正统宗教,即道、佛后,情况有些诡异了。
在传统的神灵体系中,欧洲是神主宰,神是天生的,。人死了要归于神灵;而在中国古代,神仙都是由人修炼而成的,在凡间有大功德,大名望的,或宗教里修为高深的,就可能被封神建庙。
总之就是将天地造物的神灵,拉下了神坛。你行,你就当神仙,你不行,就把你拉下来,我修炼,我上去。
总结起来,古代先民:不太和平,比较嚣张,很有自信。
对神明的祭祀行为便少,对自身的修炼增加,后传入中国的佛教,也受本土文化影响,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华夏民族特色佛教。
正因为古人信鬼神而不奉鬼神,反而想自己修炼成神的特性,使得音律歌舞落后,而相关从业者,则成为了所谓的‘下九流’。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引进西方艺术,歌舞音乐从业者,地位开始向艺术家转变。
正因为以前是作为下九流的职业,因此从业者多学识低微,甚至只识得一点谱,而不识字。
这导致了这个领域相关的文史,很难流传下来。
我想起了自擂鼓的事,不方便直说,只描述了一下结构,旋即向这老者请教。
他闻言,沉默半晌,才道:“程朱理学以后,音律器乐越弱,春秋以前,君权神授,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