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丰年便笑了,“人同人安能比较?我出身农家,去小地方做个父母官反到叫我心安,苏大人出自富饶的江南,又是书香世家,自然是有更多选择。”
苏景章最终选择了詹事府。
这也是赵丰年认为他会做下的选择。
苏家在江南确实有名,只是也只不过是在江南了,天子可是在京城,为了家族的兴盛,这样大家族的子弟生下来就有带领家族继续兴盛的责任,与其困在小地方慢慢升回京城,不如搏一把,站对了人,就是几代人的兴盛,何乐而不为。
赵丰年帮了他一把,几日后,苏景章就去了詹事府。
太子殿下还特意来赵家,找赵丰年问了一番苏景章。
“苏大人曾是江南才子,文采出众,在当时同期进士之中也是佼佼者,下官回京后,听闻他的罪了五皇子,因而一直在翰林院,倘若殿下问其他的,下官只能说,他的考核并无问题。”
“赵师弟还是这般滴水不漏,孤不过是跟你打听一下此人为人罢了,不过,既然你都说他文采出众了,那确实是个人才。”
赵丰年对太子殿下这种自来熟有些不适应,要不怎么说这皇家人全是心眼呢,他表面没有刻意拉拢自己,却三天两头往自己府上跑,为的又是稀松平常的小事,听起来没什么,可是这一来二去,可不就是要打上他太子殿下的名号了。
好在太子殿下只是厚脸皮,行事作风并不让人生厌,否则赵丰年还真想考虑考虑怎么脱身了。
十月下旬,天元帝在本来已经确认好议和团里,添上了赵丰年的名字,叫朝野侧目。
这让众人再次将目光转向了赵丰年。
“议和本应该是兵部孙昭的事,父皇骤然让你去,应该是因为你从北地回来,对那边多有了解。”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