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主力之一。
如今,南腰界革命根据地仍完好地保存着56处革命遗址,如红军会师纪念亭、红军烈士墓、红军石板街、红二六军团会师旧址、十大政纲、南腰界区苏维埃成立大会会址、大坝场战斗遗址等。其中,红三军司令部旧址(余家桶子)先后被四川省、重庆市命名为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青少年教育基地,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大坝祠堂战斗遗址于2009年被命名为重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腰界革命根据地入选全国第一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先后被授予重庆市青少年教育基地、重庆市国防教育基地。这里每年都吸引着大量游客、学生和党员干部前来参观学习,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大坝祠堂战斗遗址:见证红军的英勇与顽强
大坝祠堂战斗遗址位于南腰界镇大坝村,是南腰界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4年6月,红三军进驻南腰界后,在大坝祠堂设立了红军医院和兵工厂,这里成为了红军救治伤员、制造武器的重要场所 。
同年8月,当地反动势力勾结国民党军队,妄图袭击红军医院和兵工厂。红三军得知消息后,迅速组织力量进行反击。战斗打响后,红军战士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战斗精神,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他们利用祠堂的有利地形,构筑工事,顽强抵抗敌人的进攻。敌人多次发起冲锋,都被红军击退,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
在战斗中,红军战士们充分发挥了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有的战士身负重伤,仍坚持战斗;有的战士在子弹打光后,与敌人展开白刃战,用刺刀和手榴弹与敌人拼杀。经过数小时的激战,红军终于击退了敌人,保卫了红军医院和兵工厂。这场战斗,不仅展示了红军的强大战斗力,也彰显了他们保卫革命根据地、保护人民群众的坚定决心 。
如今,大坝祠堂战斗遗址依然保存完好,成为了人们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祠堂内陈列着红军当年使用过的武器、医疗器械、生活用品等文物,生动地展现了红军在南腰界的战斗生活场景。每年都有许多游客和学生来到这里,聆听红军的故事,感受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溪红军坨:铭记红军的悲壮与牺牲
李溪红军坨位于酉阳县李溪镇寨坝村,这里曾发生过一段悲壮的历史。1934年,红军长征经过李溪时,有11名掉队的红军战士被土匪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