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
首页

第37章 建国后黔东苏区各县基本情况概述

黔东苏区,在革命战争年代书写了壮丽篇章。随着人民政府的成立,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开启了新的发展征程。人民政府带着对革命历史的敬重与对人民的承诺,在黔东大地播撒希望,让曾经的苏区旧貌换新颜,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重塑黔东,续写属于新时代的辉煌。

政权巩固与基层治理革新

(一)人民政府架构完善

人民政府成立后,迅速构建起适应黔东发展的行政架构。在原黔东苏区地域,划分合理的行政区域,设立从地区到县、乡、村的完整行政体系。地区级政府统筹规划,协调各县资源调配与发展方向;县级政府深入落实政策,根据本县特色如沿河的航运优势、印江的生态资源等,制定针对性发展举措;乡级政府成为连接县与村的桥梁,积极传达政策、收集民意;村级组织则扎根基层,协助开展各项工作,让人民政府的治理触角延伸至每一寸土地,保障政策落地生根。

(二)基层民主建设推进

大力推行基层民主,在黔东苏区各村寨,建立村民委员会,让村民自主参与基层事务管理。通过民主选举,选出有责任心、懂发展、能代表群众利益的村民代表,组成村委会。村民大会成为表达民意的重要平台,涉及村寨发展规划、集体资产处置、民生项目建设等事务,都通过民主讨论、投票决策。例如在松桃某苗族村寨,村民们通过民主商议,决定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从项目策划到收益分配,全程参与,既保障了村民权益,又激发了大家建设家乡的热情,让基层治理充满活力,彰显人民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

(三)干部队伍建设与作风转变

人民政府重视黔东苏区干部队伍建设,选拔一批本地优秀人才与外派骨干力量结合。开展定期培训,提升干部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让他们熟悉黔东历史与现实需求,掌握现代农业、生态保护、民族文化传承等知识。同时,强化作风建设,推行深入基层“驻点办公”制度,干部定期到村寨蹲点,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群众疾苦,解决实际问题。如德江的干部在驻点期间,帮助村民解决灌溉水渠修缮问题,保障农田用水,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信任,巩固人民政府在黔东苏区的执政根基。

经济发展:从苏区底蕴到现代腾飞

(一)农业根基重塑与产业升级

黔东苏区人民政府深知农业是发展基础,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升级。在沿河、思南等产粮区,推广高产、抗灾农作物品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

相关小说

大明:如此贪的駙马,朕杀不得? 玄幻 /
大明:如此贪的駙马,朕杀不得?
今或古
3593287字07-30
戏假成真:演癮君子这么像?查他 玄幻 /
戏假成真:演癮君子这么像?查他
一本正经胡写
389803字07-30
爆发吧,武医生 玄幻 /
爆发吧,武医生
桃月白雪
280884字07-30
苍穹之破晓 玄幻 /
苍穹之破晓
逸云青山
七八小说免费提供作者(逸云青山)的经典小说:《苍穹之破晓》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
2063773字06-09
混沌仙途,我以无道斩天命 玄幻 /
混沌仙途,我以无道斩天命
落叶落尘
50228字07-30
我的修仙模拟器 玄幻 /
我的修仙模拟器
小三胖子
214890字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