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主要有白石溪、土地湾、沙子坡、枫香溪、唐家溪等地的粮库,唐家溪粮库由挽杆堡祠堂改建而成,共3间,储粮约3万来斤,由苏维埃粮食委员会吴永启负责管理,任务是保证路过的红军部队,地方游击队和苏维埃用粮的供给,多余的部分运往南腰界军用粮库储藏。为了运输和供给的方便,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先后在一些交通要道设立了临时仓库,规模比较大的主要有木黄、石梁、龙池等十来处。石梁临时仓库是为接待六军团而专门设立的,先后从木黄等地运来200来担稻谷和大米存入临时仓库中,为了保证六军团到来后有足够的粮食供给,石梁人民全体动员,在一周之内,将全部稻谷加工成大米。这个临时仓库保证了六军团全体指战员的食用和随身携 带的粮食供给。龙池临时粮库,设于龙池长丹土,仓库一共储藏二万来斤,是红军干部临时建立起来的。筹集起来的粮食陆续由运输队运往南腰界军用粮库储藏。这样解决了当时苏区的粮食困难,为六军团的到来提供了粮食保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物品贮藏。人们常说“物以稀为贵”,红军在黔东时期,由于敌人的封锁,人民生活物品十分奇缺,特别是文化用品、电池、西药等更为困难。根据这种情况,苏维埃政府制定了统一的贮藏制度,凡属军用品,以及生活必需品,都统一购买,集中在经理处保管,根据需要进行分配供给,但重点是保证战争的胜利和促进生产的发展以及首长工作的需要。
金银钱币的贮藏。这项工作是由经理处负责,由经理处成员兼会计科科长陈希云和经理处成员兼监员兼监护大队队长周胜才(后杜世兴)具体管理。仅监护大队,就有1个营的兵力,数十匹骡马,监护大队的人都配有长枪、手枪和匕首。从湘鄂西没收来的帝国主义国家在华开办的洋行和反动传教士的财产以及攻打黔江、彭水、沿河等地没收军阀地主的贵重物资都归监护大队管理,它 当于全军的金库,随时跟军部行动。监护大队的指战员枪不离身,人不离货。当年曾任监护大队队长的杜第六章 财政经济建设
维老红军说:“我领导的监护大队,是一个营的编制,这些兵个个身强力壮,军事技术过硬,且人人有一绝活,他们擒拿武功高强。是贺老总亲自挑选的。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管全军的贵重物资,其中有黄金、白银、银元、铜板、布匹、纸币、贵重药材、金银首饰、玉器珠宝等。由我经手保管的金银中,就有大致40来公分长,30来公分宽,10来公分高的6个铁皮小箱,有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