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朱元璋诧异问道。
“这要如何管?天道皇帝时常闭关数年不上朝,朝政皆由太子朱匣秋把控!”
“此类事频发,渐成风气!文官多不敌武官,却仍敢于挑战!”
“况且,吵架无用,唯有打架方能解决问题!”
朱元璋沉默。
“打架便能解决问题?朝堂之上,岂是靠拳头说话?”
朱元璋无语至极。
“这些文官何来?竟如此彪悍?”
朱元璋追问。
“皇卫学院!”
国运系统直接答复。
皇卫学院?与皇卫道观何干?此学院究竟是何物?
“皇卫学院,原为汉中府王卫学院,洪武二十六年二月成立,分文科武科。
天道皇帝登基后更名。
朝中多数文官武官皆出于此!”
国运系统解释。
“原来如此!”
朱元璋恍然。
“此事需与太子商议!如此学院,朝廷亦当设立!”
朱元璋心生模仿之意。
“与太子说亦无用,你即便先于汉王设学院,亦无其手中教材。
好学院需好教材与教育方式!”
国运系统直言打击。
朱元璋愕然。
“何为教材?教育方式又指何物?”
朱元璋察觉,国运系统所言某些词汇,他全然无法理解其意!
戚继光、于谦、王阳明,三人皆出自皇卫学院。
系统阐释道:“教材非四书五经之类。”
朱元璋面露讶异。
尽管他对儒家学说并无好感,却深知天下士子必读四书五经。
除了这些,还能读何物?
系统继续说明:“学问广博,除汉文外,尚有数学、生物、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等科;武科则在此基础上,加习战术、兵法、武器研究等。”
“教材便是将这些学科知识有序编排,逐步传授。”
经此解释,朱元璋方悟教材之意。
“原来读书不仅限于四书五经,还有如此多学问可探!”
“老九究竟如何想出此法?”
朱元璋不禁赞叹。
他虽对儒家不甚认同,但儒家地位显赫,读书之路难以绕行。
即便他研读众多儒家典籍,对某些思想亦持保留态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