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决定不再徒劳抗拒,转而思索如何面对未来。
他明白,一旦身份曝光,继续留在张济手下已不可能。
功曹之职也恐难保。
届时各路诸侯必然争相招揽,首当其冲的便是董卓阵营中的李儒。
贾诩对李儒并不陌生,对方曾有意拉拢他共治关中,可他当时选择了拒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今回想,那确实是明智之举。
他不愿卷入复杂局势,只求安稳度日,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贾诩一向擅长自保,因此对李儒的暗示心知肚明。
他知道李儒已经察觉了自己的存在,但幸运的是,李儒并未采取进一步行动,似乎有所顾虑。
贾诩由此安心,认为自己仍有机会置身事外。
然而,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一旦自己上榜,加入董卓阵营便成为既定事实。
作为董卓的部下,贾诩的位置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审视。
若他选择离开张济投奔其他势力,对于日渐衰落的凉州军而言,无疑是巨大损失。
贾诩判断,作为董卓亲信的李儒绝不会坐视这一局面发生。
唯一的解决之道,便是抢先一步,将贾诩纳入长安,置于李儒的掌控之中。
这意味着贾诩必须放弃当前身份,成为董卓的直属谋士,从而彻底消除被其他势力挖角的风险。
届时,无论贾诩是否愿意,都必须接受这一安排,否则难逃李儒雷霆手段的报复。
贾诩深陷苦恼,面对当前局势,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正面临生死抉择。
李儒秉持‘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态度,意图通过招揽他来确保自身安全,同时排除任何潜在威胁。
然而,这一举动却让贾诩倍感危机四伏,甚至危及生命。
贾诩深知,安全是他生存的底线,一旦失去保障,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他对李儒的计划坚决反对。
他明白,此时的董卓已是风雨飘摇,而自己的直觉更让他确信董卓的命运即将终结。
这种直觉虽无明确依据,但作为经验丰富的谋士,他选择信任自己的判断。
在他看来,此时投靠董卓无疑是冒险之举。
贾诩决定另寻出路,绝不接受李儒的招揽。
他叹息着,深知接下来的局势复杂难测,但他已下定决心,要避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