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的船只里面,还有几位王公家的楼船,与外地巡抚来京办事的官船。
这些人的官位与爵位,却是要比贾璋高上那么一点的。
他们愿意让路,也仅仅只是因为他们钦佩贾璋兼济天下的行为。
并不是因为其他原因。
而在看到官船上“三元及第”与“津海经略”的旗牌后,河岸上识字的老百姓惊呼道:“是贾学士!发现金米良种的贾学士回京了!”
书画摊子的老板大声反驳道:“什么贾学士?你们都把人家的官给叫小了!我们家小五是秀才,看过邸报,和我讲过,皇爷要让贾老爷做尚书啦!”
因为贾璋回京一事,在通州河沿岸做事的京城百姓们纷纷议论起来。
而在贯穿靠岸后,更是有不少人欢呼起来。
在老百姓心里,谁能让他们吃饱饭,谁就是好人、就是好官。
所以,发现、推广金米良种的贾璋,在他们心里,就是文曲转世,就是全大盛最好的青天大老爷!
通州河岸,贾琮与贾环兄弟二人带着荣国府的车队,等待贾璋他们船只的到来。
在小厮看到贾璋官船的影子并向他们禀告时,他们兄弟二人突然间听到人群中爆发的欢呼声。
原来是三哥到了。
贾琮脸上露出了与有荣焉的笑。
而贾环,则第一百次在心中懊恼自己没有早点讨好他这位隔房的堂兄。
船只靠岸后,贾璋拉着贾琮、贾环的手,殷殷勉励了他们两句,又把黛玉母子三人交付给贾琮照料。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