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伞上用彩线绣制的百姓姓名,贾璋的眼睛都有些热了。
虽然他知道,这东西里必然有乡绅做戏的成分在,可他依旧会因为黎庶生民的认可而感动,乃至热泪盈眶……
或许,这就是万民牌伞的冲击力罢。
千里东风,一日之遥。
津海与京城的距离非常,贾璋他们又乘着东风北上,大概用不了几天,就能抵达京都。
在行船途中,贾璋与黛玉在甲板上看着碧玉一般的河水,不禁想到了杜子美的“江碧鸟逾白”白乐天的“春来江水绿如蓝”。
春日河景,果真美不胜收。
虽然不是江南,但河水同样青翠。
倒是让他们生出了几分题诗作画的雅意来。
除此之外,一想到他们夫妻即将抵京与家人团聚,他们就不禁生出几分“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喜悦来。
虽说贾璋此世的家乡是金陵,黛玉此世的家乡是姑苏,都不在京城。
但他们在京城生活,又在京城长大成婚,这个城市见证了他们的前半生,已经几近于他们的第二个故乡了。
他们当然会有思乡之念,亦会有别离之忧。
待到四月初,贾璋一家四口乘坐的官船终于抵达通州河岸。
看到贾璋官船上的旗牌后,其他船只都让开了水道,选择让贾璋他们先行。
他们主动避让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贾璋官大爵位高,而是因为贾璋发现、推广金米良种,活民无数的功德。
毕竟,在通州河河道上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