玅观撩开了一点车帘,定定地望着外边。
顺着她的视线,唐笙看到了战乱过后的街市。
几个月前,她还在曾在某一处蹲着,同字画摊主聊些闲话,饿了身边就有热气腾腾的馄饨摊,边喝暖汤边说话也分外惬意。如今这里成了坑坑洼洼的泥泞,车辙覆着马蹄印与足印,乱糟糟的,沿街行走的只有乞讨者了。
马车内装着好几个汤婆子,虽比不上在室内暖和,但远比在或混浊泥泞或结着冰霜的道路上走着要暖和。
天这样冷,百姓身上的衣裳又这样单薄,有的穿的是纸浆打制的外衣,有的裹着破旧腌臜的夹袄,有的甚至是披着脏兮兮的枯草垫,脚上踩着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大多是拿芦草垫成的,而失去双亲的孩童没有御寒的手艺,只能在道边捡些枯枝烂叶垫在脚下。
正月里的百姓过成了这般。秦玅观阖眸,鼻息发沉,是朕无能。
陛下,战后百废俱兴乃是常事。唐笙劝慰她,若无此战,整个蕃西百姓都将沦为丹帐铁蹄下的草芥
您也说过,以战止战。这场仗,不是您要打的,而是丹帐人狼子野心,不知天高地厚
她还想再说,秦玅观却握住了她的手,轻轻摇了摇头。
大道理她都懂,可她看着百姓流离失所还是会难过。
粥场还要再增设,屋棚再添千户,将差役全都调集起来,人手不够就从驻军中抽掉。秦玅观的指腹摩挲着唐笙的手背,似是在思忖,可朕总觉着,这些事,治标不治本。
或许,可添些激励举措。唐笙沉吟道,陛下意下如何?
如何激励?秦玅观问。
分拨一部分口粮同钱饷用于奖赏,凡搭建屋棚收留流民到一定数目的,可领赏。若是可以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