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底的风还带着些微凉意,林阳跨上老爸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二八大杠时,车座上的铁皮还透着清晨的寒气。车筐里放着笔记本和简历,纸页被风掀起边角,他腾出一只手按了按,指尖触到简历上“长春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那行字,心里莫名紧了紧。
从家到化工厂的路要穿过大半个工业区,沿途全是从炼油厂区涌出来的大货车,轮胎碾过柏油路的轰鸣震得人耳膜发颤。车斗里黑黢黢的原油桶反射着刺眼的光,空气里飘着一股熟悉的、类似烧焦橡胶的味道——那是他从小闻到大的气息,父亲工作了三十年的国营炼油厂,就藏在这片工业区的最深处。
林阳把车蹬得飞快,二八自行车的链条随着他的动作发出“咔嗒咔嗒”的声响,像是在给他打气。他高中毕业那年,父亲厂子的效益就差了,老职工们要么内退要么转岗,父亲总说“铁饭碗也有生锈的时候”。如今自己大学毕业,捧着一张中文系的文凭,终究还是绕回了这片弥漫着化学品气味的地方。
骑到第三十个红绿灯时,化工厂的蓝色厂牌终于出现在路尽头。与记忆里父亲所在的国营炼油厂比,这里确实小得多——没有绵延的油罐区,没有高耸入云的烟囱,只有几排整齐的白墙厂房和一栋四层的灰楼。但门口穿着制服的保安站姿笔挺,进出的工人都戴着统一的蓝色安全帽,连货车进出都要在门卫室登记,透着一股私营企业特有的规整劲儿。
林阳把自行车斜支在车棚角落,拍了拍沾着灰尘的裤腿。车棚里停着不少电动车和摩托车,只有他这辆二八大杠显得格外扎眼,车把上还缠着去年冬天父亲缠的防滑胶带,边角已经磨得起了毛。他深吸了口气,空气里除了熟悉的油气味,还混着一股甜腻的化学品气息,像是某种溶剂挥发后的味道,陌生又锐利。
办公大楼的玻璃门擦得锃亮,倒映着天上的流云。林阳推门进去时,前台的年轻姑娘抬头看了他一眼,眼神里带着打量——他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衬衫,袖口还卷着两道边,和楼里穿蓝色制服的员工格格不入。“找人事部李主管?”姑娘的声音很轻,指了指二楼的楼梯,“左转第三个门,她在等你。”
二楼的走廊铺着浅灰色地砖,脚步声在安静的空气里格外清晰。林阳在第三个门口停下,门上挂着“人事部”的牌子,他抬手敲了三下,里面传来一个清亮的女声:“进。”
办公桌后的女人抬起头,林阳瞬间明白了前台姑娘为什么没多话——这位李主管实在太惹眼了。深蓝色的公司制服外套熨得笔挺,领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