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克,缸口用石头压住,石头的重量是缸内菜重的 10%(确保出水均匀)。酸菜缸旁边堆着晒干的玉米芯,准备用来给种子做催芽基质,芯子的粉碎长度控制在 1 厘米,能保持 60% 的湿度 —— 这是数学新宇宙计算出的最佳催芽环境。“开春育苗就得用这个。” 她拍了拍玉米芯堆,“比买的基质透气,还不花钱,去年育的苗根系比别人的发达三成。”
翡翠星云守护者的枝条上挂满了冰棱,阳光照在冰棱上折射出七彩的光,光线下的能量符号像跳动的火焰。小顺子用剪刀剪下几根一年生枝条,截成 15 厘米长的插穗,每段插穗保留 3 个芽眼 —— 这是诗歌新宇宙的繁育密码,能提高扦插成活率。他把插穗埋在试验田的背风向阳处,覆土厚度 5 厘米,上面盖层玉米秸秆,秸秆的厚度刚好能挡住寒风又不影响透气。“这些是明年的‘能量中继站’。” 他往埋插穗的地方插了根标记杆,“每个插穗能辐射 3 平方米的能量场,比化肥见效持久。”
一场寒流突袭,气温骤降到 - 12℃,培训教室的玻璃窗上结满了冰花,冰花的纹路呈现出数学新宇宙的分形图案。莱娅赶紧打开土壤温度监测系统,发现耕作层温度在 12 小时内下降了 2℃,但仍高于冻害临界值(-2℃)。“得给试验田加层‘棉被’。” 她让小顺子和虎娃把谷仓里的玉米秸秆拉到地里,每亩地覆盖量 500 公斤,秸秆的铺设方向与冬季主导风向垂直,能有效阻挡寒风侵袭。“去年没及时盖秸秆,有半亩地的耕作层冻透了,开春种玉米时出苗慢了三天。”
刘二叔带着张家庄的几个村民来到培训教室,他们推着独轮车,车上装着自家地里的土样,土样袋上贴着详细的采集日期和地点。刘二叔的土样经过一个冬天的调理,pH 值已经从 4.8 升到 5.5(酸性减弱),他把土样倒在桌上,与试验田的土样并排摆放,虽然颜色还是浅黄,但质地明显疏松了些。“按莱娅给的方子,撒了生石灰,又种了半亩绿肥。” 他用手指捻着土,“比以前强多了,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种玉米,特地来请你们去看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莱娅的平板电脑连接着便携式土壤检测仪,给刘二叔的土样做了全面分析:有机质含量 2.1%(提高 0.3%),速效磷 15mg/kg(仍偏低),能量流转化率 62%。她当场制定补充方案:开春每亩基施过磷酸钙 30 公斤,配合深耕 25 厘米(打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