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分贡献,他在黑板上列出公式:每亩绿肥鲜重 2000 公斤 × 含水量 72%= 干重 560 公斤,干重 × 含氮量 3.5%= 氮素 19.6 公斤,相当于 42.6 公斤尿素。张三家媳妇掏出计算器算着自家的账:“俺家三亩地,要是都种绿肥,能省 120 多公斤尿素,省不少钱呢。” 她的手指在计算器上跳动的频率,与数学新宇宙的数字波动完全同步。
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打断了下午的课程,冰雹的直径约 5 毫米,砸在培训教室的屋顶上噼啪作响。小顺子和虎娃赶紧跑到试验田,用塑料布覆盖住观察沟的摄像头,莱娅则在教室里安抚学员,打开监测系统查看土壤温度变化 —— 冰雹导致地温在半小时内下降了 3℃,但很快稳定下来,没有影响微生物活性。“这冰雹来得巧。” 李大爷望着窗外,“正好检验下绿肥地的抗逆性,要是普通地,这么砸肯定板结。”
冰雹过后,试验田的土壤表面形成了层薄壳,用锄头轻轻一划就破,下面的土依然疏松。小顺子发现这层薄壳的结构很特别,呈现蜂窝状,每个孔洞的直径约 2 毫米,刚好能让雨水渗透又能挡住泥土流失。“这是绿肥分解产生的胶体在起作用。” 他用手指戳破薄壳,“普通地经这么一砸,肯定结成硬块,得用旋耕机才能弄开。”
王婶在厨房给学员们煮姜汤驱寒,姜片的数量是每人三片,红糖的用量精确到每碗 15 克,汤里还加了把试验田种的葱白,葱段的长度都是 5 厘米。她把姜汤端进教室时,莱娅正在给学员们看冰雹前后的土壤对比照片,普通地的照片上能看到明显的板结裂纹,绿肥地的则只是表面有层薄壳。“这就是土地的抵抗力。” 莱娅指着照片,“养得好的地就像健康的人,小毛病扛得住。”
绿肥翻压后的第六十天,县农技站的技术员带着专业设备来到试验田,检测结果显示:有机质含量 3.12%(达标),速效氮 112mg/kg,速效磷 28mg/kg,pH 值 6.7,各项指标都达到了一级耕地标准。技术员看着检测报告,忍不住拍了拍小顺子的肩膀:“你们这地,现在比城里的菜园子还肥,能量流的应用真是到家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后一堂培训课上,莱娅给每位学员发了本结业证书,证书的封面是王婶用金线绣的能量符号,里面贴着学员们刚来时带的土样和现在的土样对比照片。李大爷的证书上,两张照片的差异最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