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的土豆放进特制的木箱,箱底铺着干燥的细沙,每层种薯之间都用沙隔开,沙子的湿度控制在 60%(既能保湿又不发霉)。每个木箱装 50 公斤种薯,箱盖的缝隙里塞进干燥的玉米芯,能吸收多余的水分。“这些是明年的希望。” 她在每个种薯上都做了标记,记录着收获的地块和能量参数,“好种出好苗,好苗结好果,一点都不能马虎。”
第二天清晨,收购商的卡车停在了谷仓前,司机跳下车查看土豆的品质,拿起一个大土豆掂量着,又用刀切开看了看内部结构,淀粉含量的分布均匀得像数学公式。“这土豆品质真不错。” 他竖起大拇指,“比我收过的任何一批都好,我按最高收购价收,以后有多少我要多少。” 小顺子笑着递过莱娅做的检测报告,收购商看完后更高兴了,当场签订了长期收购合同。
莱娅在平板电脑上核算收益,今年的亩产 4230 公斤,按平均单价 1.6 元 / 斤计算,每亩毛收入 元,扣除种子、化肥、人工等成本,每亩净利润 8760 元,比去年增长了 35%。“这就是科学种植的回报。” 她把核算结果给大家看,“能量流的合理利用不仅提高了产量,还改善了品质,让我们能卖出好价钱。”
虎娃在帮忙装车,他和收购商的工人一起把分级后的土豆搬上卡车,每袋都过磅称重,确保数量准确。光丝捕虫网掠过装袋的土豆,网面的共振图谱显示,这些土豆的能量符号依然活跃,能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新鲜。“李大爷说以前卖土豆得自己拉到镇上,还不一定能卖掉。” 他擦了擦汗,“现在收购商上门来收,价格还高,这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
王婶把挑选好的种薯放进菜窖储存,菜窖的温度恒定在 4℃,湿度 85%,是储存种薯的最佳环境。她在种薯堆里埋了些能量符号石,能保持种薯的活性,防止提前发芽。“这些种薯得好好保管。” 她给菜窖的门挂上棉帘,“等明年开春,就能长出新的希望。”
中午的阳光暖洋洋地照在谷仓前,空地上的网袋已经清空,只留下淡淡的泥土痕迹。小顺子、莱娅、虎娃和王婶坐在树荫下,分享着丰收的喜悦,桌上的午饭是新煮的土豆,剥皮后露出金黄的果肉,咬一口绵密香甜,淀粉在口中转化的甜味符合诗歌新宇宙的韵律曲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界域钥匙碎片放在桌子中央,碎片里的 148 个微型宇宙能量流与大家的喜悦心情产生共鸣,数学新宇宙的坐标线记录着收获的每一个数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