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标着呢。”
谷仓的墙角堆着新做的稻草人,稻草人的衣服是用旧化肥袋改的,上面用红漆画着简化的双螺旋符号,风一吹,符号在布料上飘动的频率与诗歌新宇宙的韵律完全同步。小顺子给稻草人装上能旋转的竹片胳膊,转动时发出的呜呜声能驱赶麻雀,界域钥匙碎片靠近时,碎片里的能量流会顺着竹片传入土壤,在幼苗周围形成隐形的防护场。“这玩意儿比去年的管用。” 他往稻草人脚下的土里埋了块能量石,“能量符号能让防护场的范围扩大到三米,麻雀不敢靠近了。”
莱娅的监测系统突然发出轻微的警报,屏幕上的几株幼苗能量曲线出现了锯齿状波动,叶片的温度比周围低了 0.8℃。她蹲下来仔细观察,发现幼苗根部的土壤里有细小的虫洞,虫洞的排列轨迹呈现出不规则的数学分形 —— 这是地下害虫啃食根系的信号。“是地老虎!” 她调出害虫防治数据库,“去年这时候也闹过,咬断了两亩地的苗根,得赶紧撒毒饵。”
虎娃提着小铁桶在苗垄间撒毒饵,毒饵是用炒香的麦麸拌上杀虫剂做的,每堆毒饵的间距都是 50 厘米,堆的大小像核桃那么大 —— 这是数学新宇宙计算出的最佳诱杀范围。他把毒饵埋在离幼苗根部 10 厘米的地方,埋深精确到 3 厘米,光丝捕虫网的共振图谱显示,这样能让害虫的取食率提高 47%,同时不伤害幼苗根系。“王婶说这叫‘打蛇打七寸’。” 他用脚把土盖严实,“知道虫子在哪儿活动,才能药到虫除。”
王婶在灶台前熬着 “能量生根水”,锅里的跨界土豆皮、玉米须和草木灰正在沸腾,水面漂浮的泡沫组成不断变化的能量符号,泡沫破裂时释放的热气中带着数学新宇宙的频率波。她把熬好的水装进塑料桶,桶壁上的水位线被红漆标成了刻度,每 10 厘米对应着不同的稀释比例。“这水得按 1:50 的比例兑水。” 她往桶里加了勺红糖,“去年兑浓了,把苗根烧了,今年可得仔细着来。”
傍晚的天空掠过一群燕子,翅膀的影子在苗垄上投下快速移动的光斑,光斑的轨迹与数学新宇宙的坐标线产生短暂的重合。小顺子给能量接收器换了块新电池(从旧电动车上拆的,容量比原装的大 30%),接收器启动的瞬间,试验田的幼苗突然集体轻微抖动,叶片的朝向同时调整了 2 度,正好对准夕阳的方向。“电池足了,能量流就是不一样。” 他用万用表测了测电压,“稳定在 12.3V,比之前的 11.7V 强多了,连苗都能感觉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