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布把育种箱盖严,“得在箱顶加个温度计报警器,低于 12℃就响,省得半夜爬起来查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莱娅的程序突然发出提示音,屏幕上弹出了红色的警告框:试验田的土壤湿度超过了饱和点,继续下雨会导致播种后种子缺氧烂根。她赶紧调出未来三天的天气预报,发现立春当天有场中雨,正好赶在计划翻地的日子。“看来得提前两天动手。” 她在模拟图上把播种日期往前调了调,“去年就是因为春雨来得早,三亩地的大豆缺苗了三成,今年说什么也不能重蹈覆辙。”
虎娃给能量接收器加装了防雨棚,棚顶的塑料板是从旧广告喷绘布上剪下来的,上面还残留着模糊的文字,这些文字在能量流的作用下重组,变成了黑洞新宇宙的引力调节指令。他往棚子的四个角压了块石头,石头的摆放位置形成了微型的能量阵,光丝捕虫网的共振图谱显示,这样能让接收器的信号稳定性提高 17%。“李大爷说以前没这棚子,一场春雨能让能量流中断半天。” 他用铁锹把石头周围的土夯实,“现在有了这棚子,下刀子都不怕。”
深夜的谷仓里,王婶在灯下给种子做最后的筛选,跨界玉米的种胚上,紫色的能量纹路在煤油灯光下像跳动的火焰。她把不合格的种子扔进旁边的瓦罐(用来当燃料),留下的饱满种子刚好装满 148 个小纸袋,每个纸袋上都用红漆写着编号,对应着不同的微型宇宙。“这些种子要种在能量最强的地块。” 她把纸袋放进特制的木盒,盒底铺着的跨界土豆淀粉膜能释放微弱的能量场,“每颗种子都得跟上宇宙的节奏,不然长不出好庄稼。”
小顺子在调试旋耕机的变速箱,齿轮转动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转速表的指针稳定在 280 转 / 分钟,与数学新宇宙计算出的最佳值分毫不差。他往油箱里加了半桶柴油,油面倒映着棚顶的灯泡,形成了缩小的双螺旋影像,界域钥匙碎片放在油箱盖上,碎片里的能量流与机器的震动产生了完美的共振。“明天试耕一亩地看看。” 他用粉笔在轮胎上画了道标记,“得把油耗记下来,算清楚春耕的成本,不能像去年那样稀里糊涂。”
莱娅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春播模拟程序正在进行最后的优化,她加入了新的参数:雨水渗透系数、土壤压实度、农机燃油消耗。屏幕上的能量线开始与现实的田埂重叠,数学新宇宙的坐标点精准地落在每个能量接收器的位置,像在农田里插满了看不见的标记。“等试耕的数据出来,就能生成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