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了急。
大明本土的反馈越来越频繁。工部派人来,说要在北美建“皇家钢铁厂”,用北美的钢造“远洋舰队”;太医院则求购更多金鸡纳霜(南美特产,治疟疾),还想要“硫磺皂的秘方”——吴兑让人抄了配方送去,附言说“不如派太医来学,南美雨林的病,得用两洲的法子治”。
西班牙和葡萄牙没再敢来犯,但探子回报,他们在欧洲造了“铁甲舰”(比木船硬,却不如北美钢舰),还想联合其他国家“封锁两洲航道”。林远让人把钢舰的甲板再加厚半寸(用最新的“三层钢”技术),炮口换成“线膛”(李匠头新改的,炮弹能旋转,打得更准),还在航道沿途的岛屿上建了“烽火台”(用硫酸和酒精做燃料,火光比普通火亮三倍)。
这日,两洲交易所来了个特殊的商人——大明本土来的“丝绸商”,却背着算盘,不看布料,只问“钢价、橡胶价、银价”。吴兑看出他是朝廷派来的“经济探子”,笑着把账本给他看:“去年两洲给本土运了五千吨钢、三万担橡胶,今年能翻一倍。”商人临走时,吴兑塞给他块硬橡胶,说“回去给工部的大人瞧瞧,这东西能让钢舰不漏水”。
林远站在铁脊山的储备库前,看着工匠们用硬橡胶把钢料包起来(防生锈),突然觉得两洲的开发早已不是“为了资源”那么简单。那些铁轨、钢舰、电报线,更像一道道血管,把北美、南美、大明本土连在一起,血是钢,气是橡胶,魂是那些算着账、炼着钢、采着胶的人。
“下个月,让少年匠师班去大明本土看看。”陈大人的声音带着向往,手里拿着刚到的《大明新舰图》,“让他们知道,自己炼的钢,能造出怎样的船,能护着怎样的家。”
夕阳把储备库的洞口染成金色,远处的高炉还在轰鸣,蒸汽船的汽笛声从红鲑河口传来,和两洲交易所的算盘声、学堂的读书声混在一起,像首越来越壮的歌。林远知道,这歌声里藏着的,是比战争更硬的底气——当资源能顺着血脉流,当人心能跟着技艺聚,就没有跨不过的海,没有守不住的土。
喜欢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