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湾的铁制渡鸦像第一次被晨雾打湿时,林远正看着海狸酋长铺开的兽皮地图。图上用炭笔涂了片红色水域,旁边画着跳跃的鱼——那是红鲑部落的领地,据说每年鲑鱼洄游时,河里的鱼能堆到“踩着鱼背过河”。酋长拍着胸脯用手语说:“他们有鱼干,缺铁网,你们去,换得到好东西。”
赵武主动请缨带船队北上。他让人往“飞鱼三号”上装了二十张铁网(网眼比部落用的麻绳网小一半,能捞小鱼)、五十把剖鱼刀(刀刃磨得发亮),还有给红鲑部落首领的礼物:一面铜制的鱼纹盾牌,是安济港的玛雅工匠按海狸人口述打的。出发前,小渡鸦塞给他一包云杉树脂:“红鲑人信‘树灵’,这东西涂在伤口上能治病,他们会喜欢。”
红鲑部落的领地比想象中热闹。河流入海口处搭着几百个渔棚,男女老少都在忙着晒鲑鱼干,空气中飘着咸腥的香气。看到蒸汽船靠岸,他们没像海狸部落那样热情,反而举着石矛围成圈,首领是个瘸腿的汉子,腰间挂着串鲑鱼脊椎骨,冷冷地盯着赵武一行人。
“海狸部落的朋友。”赵武让人举起铜盾牌,又掏出小渡鸦画的地图,指着红鲑部落的标记。瘸腿首领的目光在盾牌上的鱼纹停了停,突然用生硬的海狸语问:“铁船换鱼干?”赵武点头,让人撒开一张铁网——网眼细密,阳光下闪着冷光。几个年轻部落人忍不住伸手摸,被首领喝止了。
转折点在次日清晨。鲑鱼洄游的鱼群来了,密密麻麻堵满了河道,红鲑人用麻绳网捞了半天,网破了好几个,漏走的鱼比捞上来的还多。赵武让人撑着小艇,撒下铁网,一拉就是满满一网,鱼在网里蹦跳,网却纹丝不动。瘸腿首领看得眼睛发直,突然对部落人喊了句什么,他们立刻放下石矛,齐刷刷地对着赵武鞠躬。
交易出奇地顺利。红鲑人用三担鱼干换一张铁网,五担换一把剖鱼刀。赵武额外教他们用铁网的法子:“涨潮时撒,退潮时收,不用费劲。”还让工匠帮他们修好了十几艘漏水的渔舟,用铁钉钉补裂缝。瘸腿首领摸着船板上的铁钉,突然对赵武比划:“河上游有‘白石头’(盐矿),换铁网。”
赵武跟着他往上游走了半日,果然在山坳里发现了盐泉。泉水流过的石头上结着层白霜,刮下来尝了尝,又咸又涩——是上等的粗盐。“这比从新明区运来的盐还近。”赵武心里盘算着,对首领说,“我们教你们熬精盐,你们用盐换铁,以后不用再跑远路。”瘸腿首领没听懂“精盐”,但听到“换铁”,立刻拍了拍胸脯。
回程时,蒸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