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谷的晨雾里飘着硝烟味。林远蹲在铜矿转运站的断墙后,看着地上的弹壳——西班牙的“穆什克特枪”弹与大明的蒸汽步枪弹混在一起,像散落的棋子。昨夜联军对红河谷的突袭持续了整整四个时辰,对方显然是孤注一掷:一千名西班牙士兵分成三队,带着两门十二磅炮,沿着河谷两侧的密林推进,目标直指铜矿的核心矿脉。
“他们把压箱底的家当都拿出来了。”副将指着远处被炸毁的蒸汽起重机,金属残骸在雾中泛着冷光,“炮队是从利马港调来的,据说原本是用来守卫总督府的。”林远用树枝拨开弹壳,发现其中一枚刻着“1602”的字样——是西班牙最新批次的弹药,看来马德里给秘鲁总督胡安增派了补给。他抬头望向河谷上游,那里的矿洞入口被联军用原木堵死,隐约能听到里面传来的蒸汽钻机声——矿工们还在坚守。
红河谷的战略价值早已超越了铜矿本身。这里的高纯度铜不仅能铸炮,还是制作蒸汽管道密封件的关键材料,而河谷下游的冶炼厂,正是新明区所有蒸汽设备的“心脏”。胡安在给佩德罗的信里写:“拿下红河谷,就等于攥住了大明蒸汽机器的开关。”为了这次进攻,他甚至暂停了对新明区的佯攻,将主力全部压到河谷两侧,连葡萄牙“圣徒团”剩下的八百人也被调来协防侧翼。
防御战从一开始就陷入胶着。联军的十二磅炮架在河谷西岸的高地上,炮弹呼啸着砸进转运站,石墙被炸得粉碎。守在这里的三百名大明士兵只能依托矿洞和冶炼厂的钢筋混凝土墙反击,蒸汽机关炮的炮管打红了,就用冷水浇透再打。冶炼厂的工匠们临时改装了三台蒸汽锤,将锤头换成实心钢球,靠着蒸汽动力发射出去,虽准头不佳,却能在联军阵中炸开一片混乱,被士兵们戏称为“土炮”。
最凶险的战场在河谷东岸的密林。西班牙工兵带着斧头和炸药,试图砍出一条通路,绕到守军背后。负责守卫这里的是克丘亚部落的战士,他们熟悉地形,在林间设下“藤曼陷阱”——用坚韧的橡胶藤缠住联军的脚踝,再从树上扔下石块。部落首领“黑鹰”带着二十名战士,拿着从新明区换来的短铳,专打联军的炮兵,几次突袭下来,竟缴获了两门迫击炮。“这是我们的土地,”黑鹰用生涩的汉话说,“他们炸山,山神会发怒。”
林远的应对透着“以守为攻”的算计。他没派铁甲列车直接驰援红河谷——那样会暴露铁轨走向,给联军破坏的机会。 他让铁山堡的工匠加急赶制“轨道地雷”(用蒸汽机关炮炮弹改装,踩上去就会引爆),沿着河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