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现场演示,先用细毛刷清理受损的火漆面,再用烙铁融化新的火漆,均匀涂抹后,用特制的模具按压,瞬间一个崭新的火漆印便凝固成型,指甲用力刮擦也不留痕迹。
夜幕降临时,林远在烛光下核对账簿,烛光摇曳,映照着他紧锁的眉头。突然,他的瞳孔骤然收缩——“玄字贰佰零九号”丝绸货箱,竟同时出现在“已装船”和“滞留查验区”的记录中。这一矛盾的信息如同一记重锤,敲响了系统漏洞的警钟。他猛地摇响铜铃,召集所有账房:“立刻核对所有‘玄’字头货箱!”整个镖局陷入紧张的忙碌之中,灯笼的光影在夜色里来回晃动。三更鼓响时,真相终于大白:新来的伙计误将查验章盖在未清点的货箱上,导致记录出现混乱。
这次失误反而成了改良契机。林远彻夜未眠,在烛光下反复推演,终于设计出“三色流转签”系统:竹牌背面增设三个卡槽,分别插入代表“起运”的朱红签、“中转”的明黄签、“签收”的靛蓝签。为了确保流转签不易损坏,他选用了浸过桐油的牛皮纸,边缘还特意用细麻绳缝制加固。当漕船抵达南京码头,镖师抽出红签插入黄签,整个流转过程便一目了然,如同展开一幅清晰的画卷。南京分号管事抚摸着流转签惊叹:“以前交接货物要核半个时辰,现在一盏茶功夫!”
徽商汪德昌的刁难来得气势汹汹。五百担淮盐运抵扬州,这位在商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盐枭,将账簿狠狠摔在查验亭,眼神中满是挑衅:“林掌柜不是号称‘货物行踪尽在掌握’?我倒要看看,这些盐袋如何十日之内穿过七道关卡!”林远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取出两套木牌——盐袋外侧烙着“明码”编号,内侧则是加密暗码。加密暗码由千字文、时辰和随机数字组成,只有持有特定解密木牌的人才能读懂。为了防止暗码被破解,林远还设计了一套复杂的替换规则,每三天便更换一次组合逻辑。
车队行至宿州驿站突遇暴雨,道路泥泞不堪,三辆盐车陷入泥潭,进退两难。林远收到飞鸽传书后,迅速翻开加密账簿。解密木牌与“庚字柒佰叁拾二号”暗码契合的瞬间,他果断下令:“第三车装的是防潮精制盐,优先转移!”为了确保指令准确传达,他还使用了特殊的信鸽脚环,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紧急程度。七日后,五百担盐分毫不差抵达京城广积仓,汪德昌盯着流转记录骇然道:“两千余里路,竟能精确到每一袋盐!”当即掏出千两银票要签全年合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晋商的阴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