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议论纷纷。有人说林远疯了,有人等着看笑话,唯有敏锐的商人嗅到了商机。徽州盐商王老爷亲自登门,指着满库房的盐引道:“林掌柜,我的盐巴走漕运,日晒雨淋损耗大,若保价后能全额赔付……”
“不仅全额,还赔三倍。”林远将特制的防潮盐袋样品递过去,袋子采用多层麻布夹油纸的结构,内层还添加了防潮颗粒,“而且我们会在船舱底部铺设生石灰,定期更换。同时,每艘运输盐巴的漕船都会配备专门的监工,实时监控货物状况。”他还向王老爷展示了一套完整的货物验收流程方案,从货物上船前的称重、抽检,到运输途中的定期检查,再到交付时的验收标准,都有详细的规定。
随着第一单保价货物——苏州绸缎庄的十箱贡缎启程,镖局上下如临大敌。林远特意抽调了陈大海亲自押运,漕船上除了常规的护卫,还多了两名验看货物的镖师,每隔两个时辰便要检查货物状况,并在特制的押运日志上详细记录。日志采用三联复写设计,一份由押运员保存,一份在货物交付时交予商户,一份留存镖局备查。
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船队行至长江与运河交汇处,突遭江匪偷袭。箭矢如雨点般射向漕船,陈大海挥舞长刀,砍断几根飞索,却见几名蒙面人已跃上甲板,直奔存放贡缎的船舱。
“保护货物!”陈大海一声怒吼,刀锋闪过寒光。混战中,一名匪徒趁乱将火把掷向船舱,火苗瞬间舔舐到舱门。千钧一发之际,一名镖师扑上去用身体压灭火苗,后背的衣服却已被烧得焦黑。战斗结束后,陈大海立即组织人手对货物进行全面检查,确认贡缎没有受损后,才松了一口气。
待官兵赶来击退江匪,贡缎虽未受损,但押运日志上详细记录的这场惊险,却成了最好的宣传。当十箱贡缎完好无损抵达京城后,胡老板亲自送来锦旗,上面绣着“一诺千金,三倍护航”八个鎏金大字。他还邀请了京城众多商户,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功宴,在宴会上,胡老板大肆宣扬天元镖局的保价运输服务,展示了押运日志和货物的完好状态。
“林掌柜,我在京城的生意伙伴都听说了这事。”胡老板拍着林远的肩膀,笑得合不拢嘴,“他们都问,这保价运输,能不能做到京城去?”
林远望着码头上来来往往的漕船,眼中闪烁着光芒。他知道,保价运输的第一步成功了,但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为了确保赔付能力,他与扬州钱庄达成协议,设立专项保价基金,所有保价收入单独入账,由钱庄和镖局共同监管;同时,在漕船上安装了可旋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