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楚国决定进攻巴蜀后,整个国家仿佛一台巨大的战争机器,开始迅速运转起来。
在府库内,一箱箱的金银铜币源源不断地被运往大楚银行,换成一张张银票。紧接着,这些银票被用于向楚国各地的作坊下达大量订单。
楚国开始疯狂囤积铁甲、兵戈、战刀等武器装备,同时还储备了大量的衣物、纱布、粮食以及高度酒精和糖等物资。
其中,大部分订单被少府接手,只有约三分之一流入了楚国的各个工坊。
然而,仅仅这三分之一的订单量,已经足以让那些工坊主们赚得盆满钵满。因此,楚国的工商业在无形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和发展。
如今的少府已然与朝堂彻底割裂开来,摇身一变,成为了楚王室独有的私人宝库。
从今往后,朝堂若想打造兵甲或其他器械,乃至购置粮食等物资,都必须掏出真金白银来购买,休想再如往昔一般只借不还。
不过,熊章还算通情达理。
他规定盐铁之利皆归朝堂所有,由少府代为管理和运营。而少府所获利润,则需尽数上交户部,少府自身仅能扣除因技术革新而产生的部分收益。
面对如此局面,樊须即便心中有所不满,也只能无奈地捏着鼻子接受现实。
毕竟,胳膊拧不过大腿,在权力的博弈面前,个人往往难以抗衡,更何况这个少府几乎就是全靠楚王一己之力打造,才有今日之规模。
楚国这两年风调雨顺,粮食产量大增,但却很少有外流的情况出现。要么被楚国的百姓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要么就是被楚国的官府或者本土商贾大量收购,以充实仓库。
在上次遭遇严重旱灾之后,户部尚书辛简与樊须一样,对府库中的粮食数量极为敏感。一旦发现粮食库存减少,他们便会感到极度不安。
因此,户部要么直接派遣人员前往各国采购粮食,要么委托部分本土商贾帮忙代购。
这两年,除了齐鲁两国处于战争状态之外,其他中原地区的国家大多保持着相对和平的态势。
这种环境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可以预计中原地区应该积累了相当数量的粮食储备。而且,由于市场供应充足,粮食价格相对较为合理。
在短短数月内,来自各个国家的粮食源源不断地涌入楚国境内。这些粮食并没有进入楚国的仓库,而是分别运往了西陵郡和上庸郡。
巫地守将宋宁已经得到了楚王熊章的王命,除了巫地的两万大军之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