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慈,字仁笃,南阳人。他曾拜刘熙为师,精通郑氏之学,研究《易经》《尚书》《三礼》《毛诗》《论语》等典籍。建安年间,许慈和许靖等人一起从交州进入蜀地。
当时还有个魏郡人叫胡潜,字公兴,不清楚他为什么会在益州。胡潜的学问虽然不算广博,但却才华出众、记忆力超强,关于祖宗传下来的典章制度、丧葬礼仪以及五服的规定,他都了如指掌,随便抬手比划就能说个明白。
刘备平定蜀地后,因为之前经历了长期战乱,学术事业衰败荒废,于是就召集典籍,筛选整理各种学说,许慈和胡潜都被任命为学士,和孟光、来敏等人一起掌管古代文献。
那时候各项事务都处于初创阶段,动不动就会有各种疑难争议。许慈和胡潜却互生嫌隙,相互攻击,常常恶语相向,争执时情绪激动,声色俱厉。两人连书籍都不肯互通有无,还时常动手打斗,用武力相互威胁(“攇” 读虚晚反)。他们抬高自己、嫉妒别人的程度,都到了这种地步。
刘备对他们这种样子感到惋惜,于是趁着百官大会的时候,让艺人假扮成他们两人的样子,模仿他们争吵打斗的情景。酒喝到兴头上,音乐响起,艺人们就开始表演嬉闹。表演刚开始还是用言辞相互诘难,到最后竟然用刀杖相互攻击,刘备想用这种方式来感化他们。
胡潜去世得比较早,许慈在后主时期逐渐升迁到大长秋,后来去世了(孙盛说:蜀地人才较少,所以许慈、胡潜等人都被记载下来)。许慈的儿子许勋继承了他的学业,后来也成了博士。
喜欢白话三国志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白话三国志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