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哪天诸葛亮不在了,他们肯定会作乱。你们这些人糊里糊涂,竟然不知道防备,这难道是为子孙后代考虑吗?” 费祎惊讶地四处张望,没法立刻回答。董恢给费祎使眼色说:“可以赶紧说杨仪、魏延不和是因为私人恩怨,却没有黥布、韩信那种难以驾驭的心思。现在正要扫除强敌,统一天下,功业要靠人才成就,事业因人才兴旺,要是放着他们不用,防备他们以后作乱,就像怕有风浪就先把船桨扔了,不是长久之计啊。” 孙权听了大笑,很开心。诸葛亮听说后,认为这话说得很有道理。董恢回来不到三天,就被征召为丞相府属官,后来升任巴郡太守。裴松之按:《汉晋春秋》也记载了这话,没说是董恢教的,措辞也稍有不同,这两本书都出自习氏却这样不一样。本传里说董恢 “年少官微”,要是已经做了丞相府属官,又出任巴郡太守,官位就不算低了。因此怀疑习氏的话不太准确。)
延熙六年,董允加官辅国将军。延熙七年,以侍中身份代理尚书令,做大将军费祎的副手。延熙九年,董允去世。(《华阳国志》说:当时蜀国人把诸葛亮、蒋琬、费祎和董允称为四相,也叫四英。)
陈祗接替董允做侍中,和黄皓互相勾结,黄皓这才开始参与朝政。陈祗死后,黄皓从黄门令升任中常侍、奉车都尉,操纵大权,最终导致国家灭亡。蜀国人没有不怀念董允的。等到邓艾到了蜀地,听说黄皓奸诈阴险,把他抓起来关了,准备杀他,可黄皓用重金贿赂邓艾身边的人,才得以幸免。
陈祗,字奉宗,汝南人,是许靖哥哥的外孙。他从小成了孤儿,在许靖家长大。二十岁左右出了名,逐渐升到选曹郎,为人庄重,有威严的仪表,还会不少技艺,懂得些占卜方术。费祎很看重他,所以破格让他接替董允在宫中任职。吕乂死后,陈祗又以侍中身份代理尚书令,加官镇军将军。大将军姜维虽然官位在陈祗之上,可常常率领军队在外,很少参与朝政。陈祗对上迎合后主的心意,对下勾结宦官,很受信任宠爱,权力比姜维还大。
景耀元年,陈祗去世,后主特别悲痛,说起他就流泪,还下诏书说:“陈祗担任官职十二年,温和善良又守规矩,办事干练严肃有条理,待人平和讲道义,对万物有益,各项事业都处理得很出色。他寿命不长,我很哀悼。活着时有好名声,死后就该加美好的谥号,谥为忠侯。” 还赏赐他的儿子陈粲关内侯的爵位,提拔次子陈裕为黄门侍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自从陈祗受宠后,后主越来越怨恨董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