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沈雅琴却若有所思:"要是真有效,去试试也无妨。我陪你一起去。"
梨生笑了:"姥姥,您这是想旅游了吧?"
"谁想旅游了。"沈雅琴白了他一眼,"我是怕你爸一个人出远门不放心。"
夜深了,孩子们都睡了。王轱辘和沈雅琴却辗转难眠。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来,在地上画出一道银色的线。
"轱辘,睡着了吗?"沈雅琴轻声问。
"没呢。"王轱辘翻了个身,"在想青山和思远。"
沈雅琴沉默了一会儿:"我也舍不得。但孩子上学是大事,澳洲的教育确实比咱们这好。"
"我知道。"王轱辘叹了口气,"就是...一下子走这么远..."
沈雅琴突然说:"梨叶那边有消息了吗?"
王轱辘知道她问的是什么:"还没。不过我听菌生说,梨叶最近在吃中药调理。"
"希望早点有好消息。"沈雅琴轻声说,"家里有小孩子,才热闹。"
第二天,村里人都知道梨生一家要回澳洲了,纷纷前来道别。赵婶送来了亲手纳的鞋垫,说是澳洲冬天冷,垫在鞋里暖和。李大勇提了两瓶自家酿的高粱酒,非要梨生带上,说让亲家公尝尝中国的味道。
王青山和王思远在村里跑来跑去,跟每一个熟悉的人告别。他们从小在青山村长大的,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傍晚时分,沈雅琴把两个孩子叫到跟前,从怀里掏出两个精致的香囊:"太姥姥给你们做了个平安符,里面装着青山村的泥土和麦粒,还有太爷爷从西藏带回来的圣湖边的石头。带在身上,保平安。"
王思远接过香囊,好奇地闻了闻:"有麦子的香味!"
王青山则郑重地把香囊挂在脖子上:"我会一直戴着的。"
晚饭后,全家人在院子里拍了一张合影。梨生架好相机,设置好定时,然后匆匆跑回人群。咔嚓一声,这一刻被永远定格:王轱辘和沈雅琴坐在中间,膝上抱着两个孩子;梨生和艾米丽站在身后;梨叶和菌生站在两侧。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但眼里藏着不舍。
临行前的夜晚格外短暂。天刚蒙蒙亮,全家人就起床了。沈雅琴煮了一大锅饺子,说是"上车饺子下车面",图个吉利。
吃饺子时,王思远突然哭了起来:"我不想走...我要太姥姥..."
沈雅琴赶紧把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