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垂在耳边,"亩产比去年提高了近一成半!"
菌生补充道:"抗旱性也超出了预期,西藏那边刚传来消息,说他们的'青山麦'也丰收了。"
李青的嘴角微微上扬。这是她这些天来最开心的时刻,比任何药物都更能缓解疼痛。她示意女儿从抽屉里取出一个牛皮纸信封:"这是我的育种笔记...还有一些想法...交给你们了..."
梨叶接过信封,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她强忍着没有哭出来。菌生搂住妻子的肩膀,无声地传递着力量。这对新婚夫妇已经接过了合作社的重担,也继承了父辈的坚韧品格。
夜深了,李青突然精神好了许多。她让王轱辘扶她坐到窗前,望着月光下的麦田。夏夜的风送来阵阵麦香,混合着泥土的气息,那是她最熟悉的味道。
"记得我们第一次种麦子吗?"李青轻声问。
王轱辘点点头,粗糙的大手轻轻握住她瘦弱的手指:"那年大旱,差点颗粒无收。"
"现在好了..."李青的目光越过麦田,望向更远处的新建居民区和国际学校,"孩子们再也不用挨饿了..."
王轱辘的喉结滚动了几下,最终只是将妻子的手贴在自己脸颊上。二十多年的风雨同舟,所有的情感都已沉淀在这简单的触碰中,无需言语。
第二天清晨,合作社的广播响起,宣布收割正式开始。李青坚持要家人把她抬到田边的凉棚下,她要亲眼看着这片麦田完成最后的蜕变。
智能收割机的轰鸣声惊飞了田间的麻雀。银色的机器像一艘巨轮驶入金色海洋,麦浪在锋利的割刀前纷纷倒伏,转眼间变成金灿灿的麦粒流入储粮仓。梨叶和菌生站在田垄上指挥,年轻的脸上写满自信与担当。
王轱辘的轮椅停在李青身边,两人静静地看着这一幕。沈雅琴站在女儿身后,苍老的手轻轻搭在她的肩上。
梨生和Emily带着两个孩子站在一旁,王青山和王思远好奇地望着忙碌的人们,手里抓着爷爷给他们做的小麦穗玩具。
"真好..."李青轻声说,目光扫过麦田、合作社和更远处的村庄,"都安排好了..."
正午的阳光格外强烈。李青感到一阵倦意袭来,眼皮越来越沉。最后的意识里,她看到金黄的麦粒如瀑布般倾泻,听到孩子们欢快的笑声,感受到王轱辘紧握的手传来的温度。然后,一切渐渐远去,如同退潮的海水,温柔而平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