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将至,麦田由青转黄,沉甸甸的麦穗低垂着头,在夏风中掀起层层波浪。李青靠在病床上,透过窗户望着不远处的麦田。
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她瘦削的脸上,将苍白的面容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色。自从梨叶婚礼后,她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现在连轮椅都坐不稳了。
房门被轻轻推开,王轱辘摇着轮椅进来,腿上放着一束新摘的麦穗。金黄的麦粒饱满圆润,散发着阳光的气息。他把麦穗插在床头的花瓶里,动作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这份宁静。
"青山麦快熟了。"王轱辘轻声说,粗糙的手指抚过麦穗,"比往年早了七八天。"
李青微微点头,目光没有离开窗外。她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就像这即将成熟的麦子,终有收割的一天。
但此刻,她心中没有恐惧,只有平静。这一生,她爱过,奋斗过,见证了青山村从贫穷走向富裕,也看到了孩子们成家立业。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沈雅琴端着一碗熬得浓稠的小米粥进来,金丝眼镜后的眼睛布满血丝。自从女儿病重,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几乎寸步不离地守在床边,仿佛要用目光将女儿的模样深深刻进心里。
"妈,您去歇会儿吧。"李青轻声说,声音虚弱但清晰。
沈雅琴摇摇头,固执地舀起一勺粥:"再吃两口,梨叶特意从省城带回来的有机小米。"
李青顺从地张开嘴。粥很香,带着新米的清甜,但她已经尝不出太多味道了。疾病吞噬了她的食欲,也消耗着她的体力。唯一支撑她的,是想亲眼看到"青山麦"丰收的愿望。
院外传来孩子们的笑声。王青山和王思远在梨树下玩耍,两个小家伙已经能说会道,整天叽叽喳喳像两只小麻雀。
梨生和Emily在院子里晾晒新收的草药,这是特意为母亲准备的偏方。
"菌生和梨叶呢?"李青问。
"在试验田。"王轱辘回答,"明天开始收割,他们在做最后准备。"
李青闭上眼睛,想象着田间的景象:金黄的麦浪随风起伏,智能收割机整装待发,年轻的农技员们忙碌地做着各种测量。那是她毕生心血的结晶,也是留给这片土地最后的礼物。
傍晚时分,梨叶和菌生匆匆赶回。新婚的两人脸上还带着幸福的疲惫,但眼神坚定有力。梨叶的手上沾着泥土,菌生的衬衫后背已经汗湿,显然刚从田间回来。
"妈,测产结果出来了!"梨叶兴奋地说,栗色发髻有些松散,几缕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