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轱辘望着那些孩子,"当年梨生也这么大时,咱们还在为第一笔贷款发愁。"
李青点点头,目光落在墙上的合作社发展历程图上。从最初的五个塑料大棚到现在横跨三个国家的农业集团,他们走了整整二十二年。
中午时分,李青开车载着王轱辘前往省城机场。副驾驶上的王轱辘难得地穿上了西装,灰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膝盖上放着那盒精心准备的礼物。
"紧张吗?"李青瞥了他一眼。
王轱辘的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木盒:"上次抱孩子还是梨生小时候,都不知道该怎么......"
他的话被手机铃声打断。是梨叶的视频电话,画面里的少女穿着白大褂,背景是省农科院的实验室。
"爸妈!我刚接到消息,我们的水培系统获得了国际专利!"梨叶兴奋地挥舞着一份文件,"已经有十几个国家发来合作意向!"
李青把车停在路边,和王轱辘一起仔细听女儿讲解这项技术的突破之处。阳光透过车窗洒在两人身上,勾勒出他们眼角的皱纹和鬓边的白发。
挂断电话后,王轱辘突然说:"记得梨叶刚出生时,七......"他顿了顿,改口道,"老张叔说这丫头眼神灵,将来准有出息。"
李青微笑着重新发动车子。时间能带走很多人和事,但有些记忆就像青山村的土地一样,永远肥沃,永远孕育着新的希望。
机场接机口人头攒动。李青踮起脚尖张望,突然感觉王轱辘拽了拽她的袖子。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梨生推着行李车出现在通道尽头,Emily跟在旁边,怀里抱着两个襁褓。
"爸!妈!"梨生快步走来,晒黑的脸庞上满是笑容,"看看您孙子!"
Emily轻轻掀开襁褓的一角,两张红扑扑的小脸露了出来。王青山睡得正香,小拳头攥得紧紧的;王思远则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新世界。
王轱辘的手微微发抖,想抱又不敢伸手。最后是李青接过一个孩子,小心翼翼得像捧着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
"回家吧。"她轻声说,生怕惊醒了怀中的小生命。
回村的路上,梨生兴奋地讲着澳洲牧场的近况。智能灌溉系统运行良好,第一批嫁接苗已经开花结果,当地农业部门甚至邀请他们扩大合作。
"对了,"梨生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这是Emily父母给您的礼物。"
李青打开信封,里面是两张去新西兰的机票和一家高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