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头发扎成马尾,澳洲国旗发卡别在额前。
"菌生说运输车七点到。"她看了眼手机,"设备已经全部装好,就等封箱了。"
饭后,李青和王轱辘拖着行李来到院门口。晨雾已经散去,朝阳给青山村镀上一层金边。合作社的运输车停在路边,菌生正在核对货单。
"李社长,王总!"菌生小跑过来,接过他们手中的行李,"所有设备都做好防震处理了,船运公司说保证安全送达。"
李青注意到少年眼下的黑眼圈,显然又是一夜未眠。他的手腕上除了梨叶编的幸运绳,还多了一块看起来价格不菲的智能手表。
"新买的?"李青指了指那块表。
菌生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梨叶送的生日礼物,说是方便在澳洲联系。"他压低声音,"花了她三个月工资呢。"
合作社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不少村民。七叔公的电动轮椅停在最前面,后面站着合作社的员工和村里的老人们。有人拿着自制的小旗子,上面画着中澳两国的国旗。
"都来送你们呢。"七叔公提高嗓门,"这可是咱们青山村第一次有人去澳洲!"
李青眼眶发热,二十年前她孤身一人来到这个陌生的村庄时,怎么也想不到会有今天这样的场景。
沈雅琴和李建国最后检查了一遍行李,把几个保温盒塞进李青的随身包里。"路上吃的,都是你爱吃的。"沈雅琴整理着女儿的衣领,金丝眼镜后的眼睛微微发红。
合作社的班车缓缓驶来,车身贴着"青山村-省城机场"的标识。这是去年新开通的专线,每天一班往返于村里和机场。
王轱辘帮着司机把最后的行李装上车,转身对村民们说:"都回吧,我们半个月后就回来。"
七叔公却摇着轮椅上前,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袋:"带上这个,青山村的老槐树种子。让梨生在澳洲种下,也算咱们村在那儿有个根。"
李青郑重地接过布袋,沉甸甸的,里面不止有种子,还有老人对远方游子的牵挂。
上车前,梨叶突然抱住李青,少女的身高已经和母亲差不多了。"妈,路上注意安全。"她的声音闷在李青的肩膀上,"我会照顾好合作社的。"
班车缓缓启动,透过车窗,李青看到父母站在人群最前面,沈雅琴挺直腰背,李建国挥着手。七叔公的电动轮椅跟在车后走了一段,直到车速加快才停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车子驶过合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