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n
正如陆炳推断那样,嘉靖並没有追问。他此刻內心之中,在反覆思考这个问题。他思来想去,觉得还是人的问题。
\n
对於嘉靖来说,军队从来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军中到底是什么样子,嘉靖只能从一些奏疏之中知道。各有各的说法,对於嘉靖来说,从来是雾里看。虽然嘉靖很聪明,但是军队的事情,可不是单单聪明就行的。
\n
他想来想去,只能將事情归结到人上面。
\n
他认为之所以,有如此鲜明的对比,是他自己所用不得人。
\n
这也算是传统儒家士大夫的政治观念,似乎用对了人,事情就能做好了。
\n
“我早知道,周梦臣在用兵之上有此雄才,令他镇守边关,能为朕的杨文襄。何至於有今日之辱。”嘉靖內心中暗道:“而且却是迟了,周梦臣今日恐怕难以倖免了。一时间朕又从什么地方找得力的边臣。为朕解忧。”
\n
今日之事,让嘉靖对得力边臣重要性,有了深刻的领悟。但边臣也不是好选的。周梦臣今日脱颖而出。本来是最合適的人选。只是可惜了。
\n
杨文襄说的就是杨一清。
\n
嘉靖一朝的边臣之中,曾铣是相当杰出的一位,但如果说终嘉靖一朝,曾铣是最杰出的一位,却是有问题的。因为忽略了一位老臣,这位老臣就是曾经担任过內阁首辅的杨一清。
\n
虽然杨一清担任过內阁首辅,但是很多印象之中,杨一清担任首辅印象不深。但是对杨一清担任三边总制的印象极深。杨一清一辈子与西北有不解之缘,真要说起来,仇鸞的祖父仇鉞,就是杨一清的旧部。
\n
时人將杨一清当做本朝之郭子仪。
\n
也是大明一朝仅有几个出將入相的大臣。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