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拿着手机地图来去自由,随便搜索个店名就能精准定位。但是在古代,人为标注的地图,就不说有多大误差,能不能标注全部的县名都是未知数。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地理环境,都是后天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是伴随着上千年的演变。中国现代与古代的地理相差极大。
穿越小说里主角很喜欢“地图开挂”。随便画几笔就能画出全国地图,手里拿着张现代地形图就能指挥千军万马跨山越水、提前截敌于险隘、开新道于无人区、选良港于绝地。甚至有的小说主角穿越到战国、三国时期,就已经“精准掌握”全国山川水脉、交通要道,仿佛背后有GPS卫星给他实时定位。
可事实是:古代地理信息远没有那么精准,地图简陋、测绘粗糙、地理认知极为有限。你真穿过去,想靠“地图挂”称霸天下,难度比你想的高多了。
我们今天看惯了精准到米的地图,还能随时打开导航,但古代的地图主要有几个特点:
一是比例不准。别说标准比例尺了,连距离、方向都经常失真。比如唐朝着名的《禹迹图》《地理图》,更多是用以显示版图范围、彰显国威,地形、山川、道路大体位置差不多,具体距离、走向一塌糊涂。
二是主要靠主观描绘。古人地图往往是根据官员、探险者、商人、军队的口述信息绘制。东一笔、西一划,能画个大概方位就不错了。至于山高几丈、河多宽、道多长,那都是“凭经验”估计。
三是边疆、陌生地区几乎是空白。在古代地图上,边疆、草原、海洋、无人区往往是大片空白或随意涂抹的图案,标注个“蛮荒之地”“无人区”“戎狄所在”,具体情况根本没几个人清楚。
四是地图更多用于象征,而非实用。很多地图其实是装在宫殿里用来“指点江山”的,不是用来实地指挥作战的。真正打仗时,将领依靠的是经验、乡导(向导)、土人引路,而不是看地图。
地理认知受限,主角哪来的“精确地图”?穿越小说里主角动辄凭现代地图知识在古代指点江山,但别忘了几个现实难题:
地形变化大。地理不是静止的。黄河、长江流域历代改道无数次。比如北宋时黄河改道灾难,直接导致汴京经济衰落。你记住的现代地图,不等于适用于古代。
交通条件不同。今天的交通枢纽,很多在古代并不发达;今天的良港,在古代可能还是滩涂或泥洲。比如上海在明代之前只是个小渔村,不是交通要冲。
方位测定困难。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