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作者在写这类小说时,可能都会有一定的民族情绪,毕竟百年近代史的耻辱,真要重回古代,重回清朝,恨不得要征服整个亚洲搞殖民。可真实的情况要复杂的多。
在很多穿越小说里,主角一旦穿越回古代,没多久就开始“全球化布局”了:出海搞殖民、占岛建港、征服南洋、远征美洲,甚至有人直接幻想穿越者能率领舰队横扫大洋,把欧洲人提前挡在海岸之外。看起来热血沸腾,但仔细一想,这种桥段往往忽视了两个最根本的问题:技术基础不够,资源条件不够。
现在我们就来掰开揉碎说清楚:穿越者在古代搞殖民,难度有多大。
造船技术和航海能力,远没那么简单。
穿越小说主角很喜欢喊“造船出海去殖民”,但我们先冷静想想,你真穿到古代,想造能跨洋的海船,你有条件吗?
1.造船技术门槛高
宋元明时期,中国的造船技术确实不错,有大型海船,元代时有人到过非洲东岸。但注意,这些海船主要用于沿岸航行、近海贸易,真正能横渡大洋、长期远航的船只极少。郑和宝船是明代巅峰造船成果,但它的航线也主要在印度洋范围内,不敢贸然进入深洋,更谈不上横跨太平洋、征服美洲。
而且这些大船背后是国家支持、大量资金、工匠体系、物资保障堆出来的,不是你穿越过去在工地上随便指点几句就能搞定的。
2.导航技术受限
你知道地球是圆的没用,关键是你的船长、船员怎么导航?宋元虽有指南针,但多用于近海定位。大洋航行需要复杂天文导航、洋流知识、气象积累,而这些技术在古代中国基本空白。欧洲探险家花了几百年、用无数条命换来的洋流、风向、暗礁记录,你穿越者哪来这些数据?
3.补给体系不存在
大洋航行需要沿线补给港。欧洲殖民靠的是沿线港口(好望角、好望角补给站、圣赫勒拿、马六甲等)的逐步建立。而古代中国的海上活动,大多缺乏这种“岛链体系”,出远洋基本是孤注一掷。
所以,不是你嘴上喊一句“去美洲占地盘”,造两条大船就能成事的。大洋殖民背后,是一个完整航海工业体系、数据体系、补给体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假如你真有本事组织远洋舰队,那殖民需要啥?需要人!需要钱!需要后勤!
1.殖民不是远足,是长期消耗战
欧洲列强搞殖民,是靠母国源源不断提供兵员、物资、资金、殖民者、技术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