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看到这种场景,小说男主依靠着现代的历史知识,知道历史的发展脉络,然后运筹帷幄,仿佛一切都尽在掌握之中。这种想法纯属低估了历史的偶然性和不可控性。更何况,人是复杂的,历史上写的忠臣未必是忠臣,奸臣未必是奸臣,历史的结果都是一定情形下的产物。
在穿越小说里看到这样的情节:主角凭着“先知先觉”的优势,精准预判天下大势,提前布局,搞定豪强、收服大将、击退外敌、改革制度,一路开挂,最后开创盛世,成就千古明君。看得读者热血沸腾,仿佛历史不过是等着主角来改写的棋盘。
但真相是,历史从来不是一盘你能提前看好剧本、摆好棋子的死局。穿越者哪怕记得历史书上写的那些大事件,也绝不等于能控制历史,因为:
历史不是只有“大事件”,更是无数细节的组合。
历史书上的内容,大多数是后人总结出来的脉络,是被简化、被筛选、被重组后的故事。比如《资治通鉴》《史记》《二十四史》,写的是帝王将相、战争胜负、政策变革,写的是结果。但穿越者生活在那个时代,面对的是成千上万的细节:谁是地方豪强?哪个官员心怀叵测?哪支军队士气低落?哪个粮仓被鼠患毁了?哪个水利工程年久失修?这些你书上都不会写,但恰恰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你记得“黄巾起义爆发于184年”,可那年具体哪个月哪个郡先乱?哪个小股起义兵最先攻城?哪个官员临阵脱逃、导致溃败?恐怕你根本不知道。而真实的历史进程,是这些细节的综合作用。
历史没有“上帝视角”,穿越者的信息依然有限。
很多小说里主角自带上帝视角,知道某某大臣将来会造反,某某将军日后会叛国,于是提前打压或拉拢。但真实的历史环境中,这些人未必一开始就显露狼子野心。司马懿刚出道时不就是个忍气吞声的老实人?李自成起义前不过是个饿兵的头目?朱元璋早期也只是个放牛娃、和尚、流民军小卒。
穿越者即便知道某个人未来会干什么,如何在当下说服别人听你的?你若无凭无据去污蔑未来的忠臣良将,反被人怀疑心术不正;你若过早剪除潜在威胁,可能激起更大反弹。更别提你无法提前知道哪些人将在某个意外中崛起。
历史的偶然性远大于你想象。
历史并不是一部剧本,更不是一台精密机器。它充满偶然。曹操若不是在宛城被张绣伏击时侥幸逃生,东汉后期的局势会完全不同;岳飞若不是被高宗与秦桧所害,也许南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