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辅助试图弥补,却因信息不对等导致视野空缺。几次关键团战,他们都因为节奏不一致而陷入被动。
沈逸在后台看着这一切,眉头微微皱起。
他知道,这套战术的核心不是完美执行,而是能否在混乱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锚点。
于是,他悄悄调整了系统的“隐藏身份加持”功能,将自己伪装成一个普通AI,不再直接干预任何判断。同时,他在地图的关键节点设下了一些“节奏引导信号”——比如野怪刷新倒计时、视野控制提示,甚至是一些看似随机的资源刷新位置。
这些信号不会给出明确指令,但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选手们的判断。
几分钟后,变化悄然发生。
中单在一次误判后,意外触发了沈逸预设的“节奏转换点”。他没有按照原本的思路回撤,而是果断选择反打,成功抢下一条河道之灵,并顺势带动了打野的节奏。
沈逸在系统日志中将这个行为标记为“自适应节奏触发点”。
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演练结束时,三人脸上都带着疲惫,但也多了一丝说不清的兴奋感。
“说实话,”中单摘下耳机,“刚才有一瞬间,我感觉好像有人在帮我选方向,但我又说不上来是谁。”
“那是你的意识。”沈逸淡淡道,“我只是给你们创造了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
打野沉默了一会儿,忽然问:“那你到底想让我们变成什么样?”
“不是变成什么样。”沈逸看向他,“而是让你们明白,节奏不是别人给的,是你自己去掌控的。”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沈逸开始整合改进后的战术模块,并设置“动态难度调节机制”。他将每次演练的数据导入系统,让其自动分析队员的适应曲线,并根据表现调整战术复杂度。
打野的表现引起了沈逸的注意。尽管他对新战术最初有抵触情绪,但在实战中展现出极高的节奏切换敏感度。沈逸立刻调整了模块,将打野设为“节奏引导者”,赋予他更多决策权,并在系统中设置“节奏反馈回路”,让他在失误后能迅速修正。
训练室内的气氛开始发生变化。
原本僵硬的战术框架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灵活的节奏节点。三人开始尝试在不同场景下切换角色,寻找最适合的联动方式。
原教练站在门口,默默看着这一幕,嘴角露出一丝若有所思的笑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